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不是个东西(三)

(2007-05-24 10:03:09)
分类: 人在网途
 

    2.1博客是如何走向大众化的

    大众化是一个产品成熟和被市场认可的标志,因为成熟,才值得普遍关注,才值得深入研究。现在的博客就是如此。

    今天说博客大众化是没有会人质疑的。前日去北京游乐园参加搜狐博客大会,博客中有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孩童,更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博。博客的大众化趋势可见一斑。

    有人说博客是因为木子美等人的网络日志才走入大众化的,对此我不能赞同(用网络的语言来说,我要拍砖了)。

    2002年,方兴东和王俊秀等人推出《中国博客宣言》和博客中国网站,标志着博客正式进入中国。但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博客中国”只是一个关注IT业的新闻和评论网站,像门户网站一样转贴大量文章,所以没怎么引起太大的关注,更别提大众化了。这不难理解,搜狐、新浪等第一代门户也是从漠视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开始不等于结局。

    博客进入普通网民视线、进入媒体的版面主要源于两个人:王吉鹏和木子美。王吉鹏于2003年6月18日在个人博客写出其挑战三大门户网站批评网络色情的文章《网站CEO的下一个称呼》,木子美在6月19日发出个人性爱传记《遗情书》。此后,博客和网络色情批评立刻成为媒体关注的风暴眼,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竞相报道。据此,有人认为这两件事是中国博客的分水岭,博客开始走向大众化。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博客本身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它的可用性,即有市场前景。但互联网最稀缺的是注意力,任何一个新产品或新应用想要大众化,首先要吸引足够的注意力。木子美和王吉鹏两人的事件恰好界达到了这一目的,但仅此而已。

    一件产品先要用得上,用不上的东西是没前途的。然后买得起,买不起谁会用。但买得起也不一定用,因为客户不一定信得过,取得信任是很难的。木子美事件本身带给博客的只是眼球,积极网民的眼球,那些上网频率低的网民是不会长时间关注的。这就像冥王星被开除出行星俱乐部,当时是街头巷尾的谈论焦点,现在再提就有点可口可乐过了保质期的感觉。至于普通百姓更不会热心,甚至会畏惧,因为《遗情书》的恶劣影响必然让人望而却步,给博客贴上不良媒体的标签,谁还敢用呢。

    博客要走向大众化必须取得人们的信任,木子美是做不到的。虽然之后,博客用户开始激增,但只限于积极的网民们,而且内容质量和用户忠诚度有限。

    那么谁能赢得信任呢?答案是名人。

    名人具有线上线下双重空间的知名度,其公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其所用所喜会成为人们的追逐目标。所以,明星代言现象现在十分普遍。新浪的名人博客推出恰逢其时,以名人的强大效应获得了人们的信任,这其中徐静蕾和潘石屹功不可没,后者甚至为自己的博客书打广告。

    记得名人博客推出时,有人曾经写了篇讽刺性的文章《新浪,您请萨达姆开个博客吧》,加以诟病。放在今天来看,这只不过是一篇略带搞笑性质的牢骚罢了。试想,如果没有名人博客的推动,那些对网络不甚了解、不感兴趣和电脑操作差劲的人们何以熟悉博客,何以产生了解的欲望。我身边的许多人就是因为听说名人博客,才开始关注博客,成为博客的。在这之前,他们对博客只是有耳闻,没兴趣。

    这有点像当年的旭日升冰茶,楚童、楚奇兄弟俩那么一蹦一跳,再加上刘德华和其他明星的的一番友情宣传,冰茶由无名饮料一下子就变成大众饮品了。博客亦如此。

    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看下这组数据:2004年的博客用户是100万;名人博客推出的2005年,我国的博客使用者达到1500万人,博客数量达到2300万个。而名人博客最火爆的2006年,预计在年底博客数量将突破6000万!

    当然,光有名人效应是不够的,产品一定要过硬,要有黏粘力,否则就像旭日升一样,早上旭日当空,中午就昨日星辰了。

    值得欣慰的是,博客没有辜负名人们的亲睐,其自身基因决定了它必将引领WEB2.0时代的到来。那么,博客有些什么优良基因呢,下一节将给与解答。

    2.2博客的基因优势

    说到博客,就不能不提BBS,因为两者太像了。即时的话语权,平等发言的机会,主题式的评论方式,咋一看,博客身上有不少BBS的影子。在博客圈的概念提出后,博客的社区错觉就更加浓重了。

    其实博客不是BBS,BBS也不是博客,后者侧重于集体讨论,前者则追求共享。而且,博客自出生那天起就具备了前辈BBS所不具有的先天优势。这些优势甚至使它被高看一眼,受到搜索引擎的特别青睐。如今,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这些优势更加无可比拟。

    博客的主要优势如下:

    1、自由性

    随意的表达形式、随意的文章内容、随意的主题选择、随意的观点释放,是博客魅力强于BBS的首要原因。写博客完全是一种放松的状态,不用像在论坛一样要处处受限,担心内容违规,时刻有被删的可能。

    2、自主性

    在自己的博客里,Blogger身兼作者、编辑、主编、出版人数职,包揽了文章上下游全部的权力。规则自主、布局自主、方向自主,用户体会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主人翁地位,就像在自己家一样。Blogger除了可以在自己的“小屋”内写作、娱乐外,还可以邀请他人共同参与,开展属于自己私人圈子的“社交”。而在论坛里,用户就像一个观光客,在一定的规则下游山玩水,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虽然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力,但却没有编辑管理的权力,一不小心还会被管理员的大头皮鞋踢出去。

    3、归属感

    博客是个人展示给所有网上读者的自我家园,里面的一字一图感觉都是自己的,收获的点击量不管多少,都是自己的辛苦所得,所以博客常常被Blogger们称为“我的小屋”。写的文章无形中都烙上了个人的印记,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就与Blogger联系起来,看到的是一个全面、完整的博主。而在BBS里,读者只关心帖子内容,对作者几乎无兴趣。因为BBS本身是一个大杂烩,汇聚的是众人的文章,突出的是论坛的主题,记住作者毫无意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少有人在论坛交上网友的。

    4、沟通性

    这里所指的沟通并非单指Blogger与读者之间、Blogger与Blogger之间的交流,还有名人与草根之间的沟通。BBS时代,普通人顶多可以聚到一起对名人评头论足一番,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不知道批发了多少次的消息。但在博客时代,名人亦凡人,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点滴都可以直销到普通人那里,即使留句言,也感觉是与他们亲密沟通了一把。

    5、独立性

    博客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有域名。如果说QQ是网络世界里的身份证,域名就相当于网络世界里的门牌号,用来识别和确认网页所在的位置。所以博客提供给用户的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独立标识,是一个家。BBS的用户则没有域名,缺乏独立性,除了注册后获得的ID外,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6、连续性

    博客文章和BBS帖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博客文章按日期顺序排列,可以连载,可以就某一话题连续写作,可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文章表达丰富,相互之间脉络清晰,维系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整体性。BBS里的帖子往往是即兴之作,随意性强,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发过之后恐怕连作者自己都会忘了。

    在个人门户呼声高涨的今天,以大众为对象服务的BBS与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博客相比,魅力稍逊了一些。BBS天然是个虚拟社区,而博客天生是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但当无数的博客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又将形成新的虚拟社区,现在兴起的博客圈就是例子。所以,BBS与博客并不矛盾,其大杂烩似的包容形式反而会成为博客发展的助推器。

    本节只是列举了博客相比BBS而言的优势,并不是博客最核心的优势。博客最核心的优势是它的人性化,下一节将予以详细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