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编摘 |
连载八:「身体虽然在拜佛,但仍应练习保持心如止水。」
……
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有一位老太太,因为膝盖痛,来看病,问她痛多久了?“一个月”,“以前有没有痛过?”,“没有”,“有没有摔过?”“没有。”“有没有出过车祸?”,“没有。”什么都没有。“那么你一个月前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特别的一些活动或事情?好好想想!”“啊!有啦,拜佛呀!”问她怎么拜,拜给我看看!她就在磁砖地板上“喀”的一声跪下去,头也“喀”的碰地,这么虔诚会有好报吗?
再问她:“除了膝盖会痛,你还容易头昏,对吗?”她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好厉害喔!难怪人家说你有神通。”
唉!有时想解释都很麻烦。拜佛,明明是为了健康,开智慧,怎么会拜到这般糊涂呢?不要说老人家,就是年轻人这样“喀”地跪下去,膝盖也会受不了,头也如此用力碰撞地板,不但开不了智慧,还会长个包。所以刚学拜佛的人,要用一个软拜垫,尤其是身材肥胖的人,他拜下去就起不来,所以要用软拜垫,让肌肉、横膈膜、腰大肌强壮了,然后才拿开软垫。一俟功夫纯熟,连拜垫也不用了。
一般人常爱比快,所以拜佛也求快。拜佛不要比赛快慢,平常我们的心就难得静下来,最难修的,就是动中修。凡是一举一动都是修行,所以,身体虽然在拜佛,但仍应练习保持心如止水。拜佛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松以后,这时就可以更进一步专注的来修心。虽然要拜得非常慢,但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喀!喀!喀!要像打太极拳的样子,慢慢的,很柔和很连贯得拜。佛教的“太极拳”仅有三招:九十度鞠躬、五体投地、脚趾用力提起臀部站起来,就这三招,全身统统都运动到了。
这时不必用软垫,因为跪得很慢,膝盖也不会受伤,一点都不痛。而且手指的力量也够,可用指尖把身体撑起来。功夫再好一点的人,就用三只手指,更好一点,就用两只,最好的只用一只。
在地毯上拜好不好?地毯有长毛,容易藏灰尘,有的人贪快,又给自己订了目标,十分钟要拜一百零八拜,所以拜得像风一样,一拜下去就起来,几次以后,地毯中的灰尘也跟著起来了,呼吸又很急促,所以拜下去就“哈咻!哈咻!”,本来是很健康的,拜了一百零八拜后,就鼻子过敏。所以家里或道场要是铺地毯的话,要准备毛巾或垫布使用,以防灰尘。
天上的电与地下的电,正负常常不一样,所以高楼屋顶上有避雷针,把上面的电导下来。电的产生,一定要形成一个循环才能导电,在我的《医缘说法》一书中,就谈到我们人类的电磁场,在印堂处的电磁场就与我们脚板脚背的电磁场不一样。因此,五体投地时,才能形成一个循环,如果不是五体投地,那个磁场就不能形成一个圆圈,因此就没有电磁场的变化,就不能与大地、大自然的电磁场打成一片,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与智慧的开发。
现代人常常穿皮鞋,与大地的电磁场都绝缘了。古代人常打赤脚,对身体多少都有好的影响。了解这一点,以后如果前后院花园有草地,大家看清楚没有蛇或昆虫蚂蚁的话,早上起来最好打赤脚在草地上走一走,对身体很有助益;尤其是患高血压的老人家,把你的注意力和感觉放在脚板底,常常如此,就能帮助血压下降,不用完全依靠药物了。
因此,佛教的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如果小孩子问你:“妈妈,为什么佛菩萨都光脚丫?”你就知道怎么回答了。有时候小孩子问一些问题很有趣,也很实际。有一位妈妈居然回答小孩说:“因为那个时候印度很穷,没有鞋子穿,所以佛菩萨都打赤脚。”所以有很多年轻人、知识分子不能接受佛教,我们身为佛教徒,要好好反省、检点与忏悔。
……
——以上内容转载自《拜佛要诀》,大醒法师著。
希望对有缘的朋友有所益处。了解佛法实非宗教,而是认识宇宙人生的智慧教育;拜佛非迷信,而是清净身心,收获健康,开启智慧的修行方式。
连载正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