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阅己 |
(张东亮手绘插图)
抑制炒房的政策终于出台了,但是房价并没有跌,却听到有车的朋友抱怨,油钱又涨啦!
每遇到爱侃的的哥,都会跟我算笔账——人生黄金岁月不过几十年,到底买车划算呢?还是打车划算?当然是打车划算。这个结论的参考因素还不包括堵车的郁闷,找停车位的麻烦,不断增加的交通规则的繁琐,还有,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一位有车的女友,每月光吃违章罚单就两千多块。不敢再开车。深谙地铁和公车线路的聪明脑瓜,早几年自打有了车就当废品一样丢了,功夫捡不捡起另说,关键是,出门不坐自家车就不会走路了。周六再约见面,只好将老公抓来当车夫。
从来没有过买部车的欲望。那么一庞然大物。累。有人却说,开车的感觉那叫一个爽!信之。以我浅薄的心理分析来看,我是个驾驭野心比较低下的人。所以,那样的快感对我毫无吸引力。我天生就爱坐车,不爱开车。
我有自知之明,早早就跟老公说,攒够了钱先买房,不买车,再有钱,也不买。闲事坐地铁,急事打出租,周末出游可以包车。
不是没有欲望,我只是把别人对一部车的欲望加到对一座大HOUSE的渴望上了。
可是,自家门前带草坪的大HOUSE,全北京上千万人口算下来,又有几人买得起?
还好,我的胃口没那么挑剔,我对老公说,一座复式的商品房总可以吧。
首付勉强够了吧,可是,每月月供像追兵讨债,最是喜欢一身轻的我们所惧的。幸运的是,念头一转,我和老公将预备首付的钱买了一处采光很好面积超值的二手房。坐在重新粉刷一新的家里,花小钱占了大便宜的劣俗兴奋平息过后,我仍然觉得自己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良身做出的“取舍”多么明智。
有一天,翻看已在书架落了灰的老子《道德经》。当读到“知足者富”的时候,恍然,若早几年就虚心聆听先人的箴言,那些自讨苦吃的烦恼不知会减去多少。
“人若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智者懂得“知足”,是因为它是一把尺子,能够客观地估算出自己的能力,并丈量出因此而得的待遇。
所以,买了欧阳应霁的《半饱——生活高潮之所有》,在书序里读到,“半饱是一种新时代的良好品德,半饱是一种自我完成,半饱是生活高潮之所在,半饱是一种感觉,真好。”立刻引为知己。
我们都曾经满肚子的野心和欲望吧——我要拼命赚钱,我要买大房子,我要买好车,我要周游世界。当看到一个朋友在贴子里写道“从老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红包,疲惫的感觉大于喜悦。”时,真是无言以对。
都听过那个故事吧。
一位有钱人问一位正在树下休息的渔翁:“你为何不去打鱼?”
“打鱼做什么?”渔翁问道。
“你打很多的鱼就可以买一艘船。”有钱人答。
“然后呢?”渔翁继续问。
“你可以打到更多的鱼,换成更大的船。”有钱人说。
“那样之后能怎样呢?”渔翁问。
“那样你就可以在树下好好享受了~~”有钱人说。
“那么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正在树下享受呢?”渔翁笑着。
谁说渔翁不是一个智者呢?不是他拥有懒人的阿Q心理,而是他有喜舍的智慧。
在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物质诱惑的年代,在这个崇尚成功的社会里,我们很容易把美好生活等同于物质生活。享受“半饱”看似简单,甚至粗陋,其实是一种更为细腻,更有回味空间的自主生活方式。
而真正懂得享有“半饱”情趣,能从这种“留白”的生活里品出滋味来的,还是老祖宗。不信,你看看清代李密庵所做的《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尘,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