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烛:司马迁最后的野性(组图)

标签:
杂谈洪烛历史旅游文化 |

【司马迁墓】
被严丝合缝的青砖层层包裹
就像给一张大嘴贴上封条:什么也别说了
好。什么也不说了
“既然不允许说不,我总可以不说。
不说谁不会啊?不说难道比说不更难吗?”
就在整个大地变得沉默之时
奇迹般的,从砖缝里钻出一棵意料之外的树
那么地突兀,而又理直气壮
太史公,你还是按捺不住啊
最后的野性
即使汉武帝再世,恐怕也无力
给这棵挑衅专制的树处以宫刑
它又重新长出来了,甚至更加坚挺
准备再试一试厄运?不,这是在讨还尊严
《史记》,无韵之离骚
绝唱不绝。孤独的史诗在一点点穿透障碍之后
终于找到自己的外一首
真是闲不住啊:昨天还在挖掘黑暗
有了出头之日,仍不放弃
又开始挖掘天空。你是想把天空也掏空吗?


为作家出版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写《司马相如传》,我去陕西韩城拜访司马迁故里的照片,感受大汉往事。西汉文章两司马,司马迁是最早给司马相如写传的人。我是最新的一个。我的《司马相如传》刚写到十几万字。
在韩城参加纪实文学座谈会
晓云的博客
6月18日至20日,纪实文学座谈会在韩城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著名作家肖亦农、洪烛、陈亚军、何华、叶临之等作家评论家参加了此次活动。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大家探讨了纪实(传记)文学的写作,也探讨了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对当代作家的启示和意义。
韩城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司马迁祠被人们高山仰止。《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司马迁从年轻时就走遍了祖国大地,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作家们还赴国家文史公园、司马迁祠、魏长城、黄河古渡(鲤鱼跳龙门)的龙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韩城著名的党家村等地参观,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