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烛:做客人民微博追忆雷抒雁【图文】

(2013-02-17 23:02:46)
标签:

尺度

会议室

人到中年

洪烛

文化

@人民微博
#微访谈#【白烨、洪烛做客人民微博追忆雷抒雁】我国当代杰出诗人、作家雷抒雁日前因病去世。雷抒雁去世的消息,在各界引起震动。人们纷纷通过微博悼念寄托哀思。明早9点,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洪烛做客人民微博,追忆诗人雷抒雁。关注:http://t.cn/zYaSguL
 
      雷抒雁:那个时代在歌唱
          洪烛
   我90年代初在《诗刊》第一次跟雷抒雁一起开会时,还算青年诗人。现在也人到中年。我觉得雷抒雁是时代造就的诗人,与时代共呼吸共荣辱。其实这也是屈原开创并由杜甫集大成的中国诗歌传统:大诗人要有一种领风骚领潮流的人格力量。
   这些年我记不清多少次跟雷抒雁一起参加诗歌活动,虽喊他雷老,却觉得他仍有一颗童心。他看问题讲问题角度很独特。在武钢诗会上,他发言评点过我即席写的《冰镇钢花》一诗,非常幽默。该诗网上能搜索到。
   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文学承担着思想启蒙的责任,诗人作家是民族魂。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因运而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天问”,质问历史,拷问灵魂。
   80年代诗歌有几大高峰:朦胧诗高峰,86诗歌大展高峰,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所属的主流诗歌也创新高。至少“三高”吧。奇峰并峙,各美其美。不知道雷抒雁怎么看朦胧诗?忘了问他了。
   其实,除了我前面分类的80年代诗歌“三高”,80年代的大学中学校园诗歌也有特色,是“潜力股”。不少当年的校园诗人,至今仍是诗坛中坚。
   每一代诗人都有每一代的特征。雷抒雁是属于80年代的。而80年代是永恒的。20世纪80年代,在几千年中国诗歌史中也是醒目的。 
   雷抒雁曾是领风骚者。几千年中国诗歌史,就是一代代大诗人各领风骚几百年或几十年或几年组成的。更新换代越快,说明诗歌的急行军愈演愈烈
   雷抒雁那一批老诗人是新时期诗歌的开路者或清道夫,作为后起的诗人,我们理应对先行者致敬。
   我欣赏所有有贡献的诗人。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是那个时代的心灵史。
   雷抒雁的诗歌属于洪钟大吕,直抒胸意。很明显的80年代审美特征。作为我们更年轻的诗人,则不得不考虑到广大更年轻读者的审美趣味,风格力求多元化。
   客观地说,雷抒雁出手就是高峰。甚至他自己后来的创作,在社会影响力上也很难超越成名作《小草在歌唱》。原因很复杂?
   雷抒雁的散文随笔也很有特色。尤其重读《诗经》写的专著,有思想,有文采。是他晚年的一道风景。
   诗人之死总是让人加倍感伤。唉。
 
附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10年与雷抒雁、李小雨在南京参加诗会的照片

 

            [金陵晚报]  《诗刊》常务副主编李小雨:成熟诗人已经老化

   5月26日,“相约钟山”诗歌交流会暨朗诵音乐会之前,北京、南京的两地诗人还就“诗歌、成长与大学”的主题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见面与交流会。《扬子江》主编徐明德、青年诗人胡弦、雪丰谷、屏子、古筝、青年学者张宗刚、马永波、黄梵、李美皆等与中国作协《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著名诗人雷抒雁、青年诗人洪烛等嘉宾纷纷就诗歌与个人成长、诗歌与校园文化、诗歌精神对社会的影响力等畅所欲言。  


 

    据透露,作为全国著名的诗歌刊物、全国诗歌爱好者心目中的发表“圣地”《诗刊》,已从当年鼎盛时期的几十万份到现在缩减为一万余份,不过对于诗歌编辑们来说,困惑的还不止于此。李小雨说:“宽松、自由、多元化的创作氛围,尤其是网络的出现,让个人追寻的道路可以走得更远,但由于缺少拘束,又带来‘审美无底线’、‘创作无底线’,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已缺乏标准,诗歌失去原有的语言节奏感和凝练感。另外,成熟诗人的老化也是一个问题。当年的青春诗会,年龄最大的诗人也才30多岁,但现在一个知名诗人,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上。虽然80后、90后也在开始写诗,但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泛诗歌化’的时代,我们的诗歌传统正在经受考验。”


 

   诗人洪烛回忆起自己的八十年代,那时候他就读于南京梅园中学,还曾参加南京市文联由冯亦同、孙友田、邓海南等人参与授课的文学讲习所,此后在全国各地发表了诗歌100多首。但由于严重偏科,他的高考面临窘境,他甚至已经准备好到朋友开的照相馆去当临时工。但学校特地向全国20多所院校寄去他的作品及获奖简历,没想到真的有两所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考虑破格录取他。最后他选择了武汉大学。因此至今洪烛对于诗歌、对于南京都心怀感恩。他说:“南京是我文学的新兵连,在这里我拿起了笔像拿起枪,从此再没想到过放弃。”

(肖林)

——载2010年5月27日《金陵晚报》D5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洪烛:大学是一个国家文学的新兵连。由此看来,大学中的诗学教育对学生的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雷抒雁所说,自由的阅读可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系统的诗学教育是“创造性的总结”。

洪烛高中时期偏科严重,本来是上大学无望的。可是后来他中学的领导将他的100多篇诗作寄给各大高校时,武汉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破格给他录取通知书。他最终选择了武汉大学。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国家诗界的新兵连或者预备役部队,而预备役部队的水平决定着未来先头部队的水平。“我们这一代的诗人对诗歌的不懈追求,与80年代的大学教育是分不开的。这种教育使我们将诗歌当成信仰。”他说,那时的他,被塑造成了文学的战士,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这个理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诗歌关照下的成长 诗意播撒过的大学——诗歌名家激辩诗歌、成长与大学

“诗歌伴随着我们一代人的成长”、“诗歌本身就是一所大学”、“诗歌是民族基本教育的教材。”……诗歌与成长、大学到底有着怎样必然而又微妙的内在联系? 526日下午2点半,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第六会议室,包括中国作协《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著名诗人雷抒雁、青年诗人洪烛在内的30多位知名诗人、作家、学者齐聚一堂,举办了一场以“诗歌、成长与大学”为主题的座谈会。在我校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的主持下,诗人们理性与感性并用,试图回答这一兼具现实性与创造性的问题。

 

http://zs.njust.edu.cn/newzs/manage/UploadFiles/2010527222624720.jpg

http://zs.njust.edu.cn/newzs/manage/UploadFiles/2010527223818296.jpg

 当代的诗歌,锋芒很钝

 

“文饭诗酒”是雷抒雁对于诗歌的理解。“做饭是件挺简单的事,但是酿酒却要经过发酵、蒸馏、勾兑的复杂过程。”雷老提到,有些小说家或者小说评论家说自己不写诗也不懂诗,其实他们只是不读诗而已,不懂诗又怎么能搞文学呢?“诗是极度抽象的,是文学的终极形式。”

http://zs.njust.edu.cn/newzs/manage/UploadFiles/2010527222716768.jpg

 

我们的民族有着深厚的诗歌传统。“杜甫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把落叶与长江联系在一起,是把人生的一瞬放置在历史的永恒的大背景之下。”雷老以显然对古诗有着深刻的体悟,“《静夜思》只有20个字,也没有明白的指出诗人想的是谁,只是把这种思乡之情放置在他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意象的把握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被雷老称为“了不起的创造”。

诗歌既有“无用之用”,又有着“可用之用”。比如《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就是在婚葬的时候吟诵的。但雷老也发现,在许多国家,诗歌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甚至超越我国。“比如戴安娜王妃逝世的时候,人们集体吟诗为她祭奠。”

http://zs.njust.edu.cn/newzs/manage/UploadFiles/2010527222755973.jpg

 

我国的诗歌在深厚的传统积淀上发展至今,对于古诗隐性、空泛、概念化的缺陷进行了很好的弥补。但是,诗人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今诗界正在经历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撞击。李小雨认为,目前诗歌也面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诗歌的创作环境更为宽松自由,很多更倾向关乎个人的探索,例如网络诗歌。“目前写诗的人很多,但是找不到特别优秀的”。在《诗刊》的诗篇选择上,她也面临着审美底线与现实尺度把握的困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