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掀起诗歌新的造山运动
(2011-10-14 19:35:08)
标签:
洪烛中国诗人诗歌北京文化校园 |
樊樊fkq:12.可是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中,诗歌在形式上也有宋词这样的高峰,在诗意的本质上也有明代王阳明“我与此花一时明白过来”的诗意的惊艳,但是却是距诗性的关怀越来越远,越来越没趣。以至于到了明清,从形式到本质都走向了式微。从而在明清,诗歌形成了一个大的断裂带。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呀?
@洪烛:明清确是诗歌的大断裂带,因为科技进步了,传播途径进步了,譬如小说借印刷术之东风而勃兴,诗歌作为一种文体却止足不前,不进则退,等于是退步了。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因袭旧制。旧瓶装老酒。恐怕跟缺乏外来文化的刺激也不无关系。直到国门被列强枪炮轰开,与外国诗歌杂交产生了新诗,中国诗歌史终于又造就出山外青山楼外楼。近百年的成长,又遇瓶颈。幸好,网络时代的新刺激,可能使之掀起新的造山运动。
樊樊fkq:13. 古典汉语诗歌在汉语诗歌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从诗歌存在的意义而言,古典汉语诗歌的存在有什么缺失?
@洪烛:母亲的位置。即使骨肉分离,母子天各一方,但母爱仍在。新诗是古典诗歌的游子,但并不是孤儿。因为伟大的母亲在背后默默地给力。当然,忘掉母亲的诗人是无力的,至少,是没有后劲的。
前一篇:是什么因素成就着李白的诗歌?
后一篇:我眼前的这一个是最美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