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世纪诗歌像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

(2011-10-14 17:11:18)
标签:

洪烛

中国

北京

诗歌

诗人

文化

校园

                               【网上访谈】

樊樊fkq:樊樊问好您。想访谈您,若同意,为保持现场感,我将用私信的方式访谈。同时敬请正面(不能用否定命题的方式或绕开、回避的方法)回答问题。先深谢过。

樊樊fkq:1.说到汉语诗歌,首先会想到它的源头,最早的劳动号子,或《诗经》中的“风雅颂”。如果把音韵,节奏、意像,语言这些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成熟作为一个标准,您认为汉语诗歌的源头是《诗经》吗?

@洪烛:《诗经》不仅是汉语诗歌的源头,还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风雅颂”甚至构成整个中国文化的“三江源”。古今大文化人,从孔子开始,几乎没有谁不是喝《诗经》的奶水长大的。这才是真正的母乳。母语的母乳。二十世纪初,外国诗歌成为第二源头,酿造出新诗这杯鸡尾酒,才有人敢说自己不是喝母乳而是喝进口奶粉长大的。其实,母乳已深入血脉,血是换不掉的。汉语诗歌的换血行动,物极必反,必将导致《诗经》开始的文化传统重新反弹,成为古老的新大陆,被再次发现并发掘。

 

樊樊fkq:2.在历史的进程中,汉语诗歌在“诗”与“歌”之间不断演变,产生了辞,赋,诗,词,曲等一系列形式,你觉得这些诗与歌的形式中,成就最高的是那种形式?对现代汉语影响最大呢?

@洪烛:诗使歌有了灵魂,歌使诗长了翅膀。诗与歌不分家的。正如灵与肉,骨与肉。但我们过去可能低估了乐府乃至词曲的价值及影响力,其实正是它们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井水处,才是最大的诗歌现场。文学史是追忆的,文人的记忆有偏废的,避实就虚,为了冠冕堂皇。

 

樊樊fkq:3。从花间词的产生来看,你觉得诗歌的形式变化受历史进程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在你看来,变化是汉语诗歌发展的必然吗?

@洪烛:诗歌的形式变化,受特定时代几乎所有重要因素的影响,无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科技的。科技会导致传媒的变革,正如收录机与卡拉ok曾使流行音乐成为新主流,新世纪的诗歌也借网络之东风开疆拓土,为了无孔不入,它也像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变化是汉语诗歌发展的必然,更是其魅力之所在,生命力之所在。

 

【先披露前面的3个问答。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