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诗意的火把归来——归来者诗选[《红豆》2010年3月号“归来者诗群专栏”]

高擎诗意的火把归来
—归来者诗选
20世纪80年代,一大批以潘洗尘、邱华栋、马萧萧、洪烛、田晓菲等为代表的校园诗人们怀揣着不可复制的理想与热情,怀揣着各种手抄的、油印的、打印的、铅印的内部交流诗歌报刊,在狂热的文学黄金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诗歌运动。时光的苔藓终究抵挡不住90年代初席卷神州大地的市场经济浪潮,昔日在校园诗人们头上闪耀的光环也逐渐黯淡,奔腾的青春和“无污染”的歌唱失去了以往的激越,几乎在一夜之间,他们在生存与生活的辗转沉浮中群体“失语”诗坛,沦为“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语)”。
在现实的扰攘尘寰中摆渡,内心充满良知的诗人们发现,纯粹的理想和赤诚的信仰随时都有可能遭受破灭和质疑。诗歌,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无疑是点燃并温暖家园的灵魂火种。海德格尔说过“,诗人的天职是返乡,惟有通过返乡,故事才作为达乎本源的切近国度而得到准备”。当新世纪的阳光再次投向曾经给中国诗坛带来明丽色调的少年诗人们身上时,他们在历经生活的风雨沧桑洗礼后,一批又一批候鸟般迁徙而来,佳作频出,再次“惊艳”诗坛。著名诗人洪烛适时提出了“归来者”的概念,在批评家们敏锐的意识里“,新归来派”形态迅即形成,继而演进成一种颇为耐人寻味与探究的文化现象。有结局就有开始,有到达就有出发。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种温情脉脉的邀约,容不得你我蹀躞与迟疑。于是,和我一样曾经淡漠过诗,远离过诗,在纷繁日子里曾有着不少懈怠情绪的,骨子里却又始终铭刻着爱与悲悯情怀的“散客”们,正源于心灵深处对文字的敬意和眷恋,对历史和未来虔诚的表达渴望,高擎着诗意的火把“组团”踏歌归来。
前路风景正好。路上的朋友,请不要吝啬你包容、激赏的掌声!
汤松波
2010年3月
《红豆》2010.3封面封底
杂志名称《红豆》月刊
全年零售价72元/年
每期零售价6.00元/期
主办单位南宁市文联
编辑出版红豆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6479
国内统一刊号CN45-1058/I
邮发代号48-23
国外发行代号
联合征定代号LD451058
创刊日期1972.7
出刊日期每月1日
报刊版式16开80页异形本
海外价格
发行量(每期)10000册

《红豆》2010.3目录:
本月主打
003
高擎诗意的火把归来——归来者诗选
洪 烛
潘洗尘
马萧萧
周瑟瑟
王雪莹
老 皮
赵树义
雪丰谷
申 林
姜英文
郭豫章
三色堇
顾 北
管 一
江 雪
徐 泽
杨炳麟
海 啸
古
筝
吴茂盛
邱华栋
凸
凹
汤松波
小说长廊
030
孙爱雪
像蝴蝶那样去飞(短篇小说)
041
赵
宇
前面的风景(短篇小说)
048
方英文
米霞的故事(短篇小说)
053
刘永飞
冬日(小小说)
055
赵明宇
醉花脸(小小说)
056
田洪波
很受伤(外一篇)(小小说)
散文空间
059
叶延滨
中国梦的家园
——我与《诗刊》十四年
063
黄礼孩
越是了解,越是害怕表达
066
潘
琦
黄姚览胜
068
周民震
教我如何不爱你
070
陈肖人
最后的古驿乡景
073
谭小萍
一个女人的“伍角船板”
076
廖
燕
阳台那盆三角梅(外一篇)
080
唐远志
向母亲倾诉(外一篇)
今人说古
083
吴克敬
墨厚神藏蕴劲气
——说刘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