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刻在了妓院的石碑上
标签:
洪烛媚香楼李香君故居《桃花扇》秦淮民俗文化诗人休闲旅游 |
洪烛的名字刻在了妓院的石碑上叶宁 没见到李香君却见到洪烛的诗
谁是南京最伟大的女人?在南京﹐有个最忧伤的爱情故事是《桃花扇》。秦淮名妓李香君总令我联想到法国《茶花女》……
沅茵的诗歌博客有个影响很大的栏目,叫《金屋藏娇》,收藏并鉴赏了当代诗坛的一系列名家名篇。我很荣幸,我的《桃花扇》也列入其中,那是被南京李香君故居刻成诗碑的一首诗(能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被刻碑,是否有望成为文物?)我想说的是,沅茵在互联网上“金屋藏娇”,也想对诗坛做一些“文物保护”工作。当代诗歌是易朽、速朽还是不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共同爱惜,共同保护。好,凭这一点,我那把《桃花扇》就转赠给你了。鲜花送美人,宝剑赠英雄,对于沅茵这样的诗坛女豪杰,或者说有英雄气的女诗人,送一把桃花扇最合适。因为那既是花,又是剑。至少,今天先送上该诗中的几句吧:“……风是没有骨头的,而你摇动的扇子/使风也有了骨头/……水是没有骨头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头/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别人的花朵轻飘飘/你的花朵沉甸甸……”
李香君故居刻洪烛诗碑
这把祖传的扇子
注定是属于秦淮河的,秦淮河畔的桃花
开得比别处要鲜艳一些
你咳在扇面上的血迹
是额外的一朵
风是没有骨头的,而你摇动的扇子
使风
这条河流的传说
注定与一个女人有关
扇子的正面与背面
分别是夜与昼、生与死、爱与恨
是此岸与彼岸。你的手却不得不
承担起这一切,于是夜色般低垂的长发
成了秦淮河的支流
水是没有骨头的,而你留下的影子
使水
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
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
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
别人的花朵轻飘飘
你的花朵沉甸甸
沿着淮清桥东去,来到桃叶渡。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接送其爱妾桃叶的渡口。老诗人丁芒写道:“王献之的喊声埋在秦淮,长成了他爱妾的袅娜身影,使青青桃叶穿透了千古,唤多少人来回望东晋。……渡船已搭向两岸成桥,待渡的只剩那一座新亭。阵阵风雷从人间扫过,纹风不动的是这一般痴情!”老诗人对这一段爱情的歌颂溢于言表,令人遐思。离开桃叶渡,来到桃花扇故事的发生地:李香君纪念馆。李香君是个爱国又钟情的妓女,从明代起就有许多赞颂的诗文。南京籍诗人洪烛的一首很是精彩:“……风是投有骨头的,而你摇动的扇子/使风也有了骨头/……水是没有骨头的,而你留下的影子/使水也有了骨头//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那是一段历史的骨头……”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骨气”和扇骨自然联系起来,全诗也在这轴心意象上展开,所以写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心驿香君
胡俊年
生命犹如花朵,犹如诗歌,不为传世,不为功名,只是生命的本真流露,灵魂的激情燃烧。
在繁花中感受着悲凉,那遗世独立的风姿,睥睨一切的眼神,足供万世敬仰。正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没有读过《桃花扇》,却是通过《柳如是别传》知晓了李香君。总想拨开历史烟雾,去了解那个时代女子的真实面目,不是因为她们的身世,不是因为她们的才艺,不是因为她们的故事,也不是为了猎奇,只是想了解,中国古代那些在人格和精神上独立的女人究竟是何等风采?
天地灵秀之气,不钟于男子,应属于妇人,有才色的女人。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为什么诺大的金陵,要去寻找媚楼香君呢?我想起
进入媚香楼,古琴、残棋、香闱、书香------
媚香楼是秦淮名妓李香君的妆楼,得于《左传》中“兰有国香,人服媚之”之句,可谓人楼玉配。李香君慧媚玲珑,气质高雅,色艺超群,入尘而不染,人称“玉扇坠”。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与她邂逅,一见钟情。由于遭受奸党阮大钺迫害,侯方域投靠史可法避难;而为拒绝南明奸臣马士英等人逼嫁为妾,侠骨丹心的李香君在此楼誓死抗婚,头破血流,溅在侯公子所赠的定情扇面上。画家杨龙友随手蘸血画出绽放的桃花。
南明覆灭后,李香君盼来的竟然是侯方域落魄归清,顿时爱恨交加,肝裂心碎,撕毁那把见证两人深情挚爱的桃花扇。后来遁入空门,最终红粉凋零。清初戏剧家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创作了名剧《桃花扇》,演绎了令人难忘的爱恨情仇,颠覆了中国人的审美情结。
如今的媚香楼为两院,仿明建筑,前临街巷,后倚淮水,粉墙黛瓦,精致秀雅。庭院中玉立着香君的执扇石像,冰清玉洁,风姿绰约。楼内展示其平生史料和昔日陈设。在众多的吟咏佳作中,现代诗人洪烛的《桃花扇》匠心独具:“风是没有骨头的/水是没有骨头的/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深情的赞颂了李香君的民族气节。
斯人已去,香楼犹在。
http://www.dlchgz.com/uploadfile/2008616171621832.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