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相约再返灾区[《华西都市报》]

(2008-07-09 11:14:3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诗人

中国诗歌学会

灾区人民

华西都市报

洪烛

杂谈

放弃稿费   爱心诗人相约再返灾区《华西都市报》

                 诗人相约再返灾区[《华西都市报》]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北京、广东等地的8名诗人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他们在废墟现场是志愿者,提起饱含热泪的笔时又恢复到诗人的身份。在7天8夜的日子里,这群文弱书生们用脆弱的双肩扛起一箱箱救灾物资;掏空钱包购买药品、书包、学习用品赠送给灾区的孩子;用心去阅读灾区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用泪来谱写发生在灾区的感人故事。


                                
灾难面前诗人也是战士
   当大地被撕裂、山峰被削平、家园被摧毁、亲人被埋废墟时,当10万大军从祖国各地飞抵灾区从废墟中救出一条条生命时,有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坐不住了。他们是祁人、王明韵、洪烛、周占林、曾祥书、马丁林、龙威、潇潇等8名中国当代知名青年诗人。
   在这场全民齐动员的伟大斗争中,诗人们不仅没有缺席,而且勇往直前。中国诗歌学会以神奇的速度在五天之内就编辑出版了诗集《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又与广东省中山市文联共同组成了“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团”。5月21日,他们有的乘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坐汽车,赶到成都的当晚就投入到搬卸救灾物资的战场。从5月22日到5月27日,他们先后深入都江堰、彭州、汶川、什邡、绵竹、安县、北川、江油、平武等灾区,搬运救灾物资、为重获新生的孩子作心理辅导、对受灾群众送药、自掏腰包为灾区孩子送去书包、学习用品。
   出生在自贡荣县的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诗人报》主编祁人事后回忆道,“在灾区采访时,诗人本身的身份和角色已经淡化了,只要到了那个地方,我们就是战士。”诗人王明韵也说,“每天,我们奔走于灾区,身心都很疲惫,但凌晨两三点依然没有睡意,内心难平,必须写出来。”
    5月26日,在绵竹重灾区采访期间,当从媒体获知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一位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自己的背上骑摩托车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尊严的故事后,祁人饱含热泪地写下了《生死之恋》一诗:无论天空怎样乌云密布,无论大地多么摇晃破碎,你以爱的双肩托起誓言,使一条生死之旅,盛开一路红红的玫瑰。


                               
放弃稿费相约重返灾区
   从地震灾区返回到各自岗位后,这些诗人们立即用饱含热泪的笔谱写在灾区所见到的各种感人故事。6月30日,诗人们的诗歌新作《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这本汇集了几十首关于地震题材的诗歌首次印刷上万册。首发式现场,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文明办、中山市委宣传部等3个主编单位分别将1000本诗集赠给了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领导,并请他们转赠给四川灾区。而且诗人们纷纷表示要把稿费捐献给灾区。一位诗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把稿费全部捐献出来,用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虽然钱不多,但毕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祁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正在筹划组织全国诗人踊跃捐款,奉献爱心,携手为灾区建一所希望学校,让灾区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倡议书还在拟定中。”
   祁人告诉记者,在灾区的7天8夜,让8名诗人志愿者感受颇深。回到各地工作岗位后,诗人们又开始相约再次重返灾区。“我们初步定在金秋九月,重返四川灾区,见证重建家园的过程,争取用最好的作品来讴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载7月7日《华西都市报》,本报记者余勇)

首部志愿者抗震前线诗集《以诗人的名义》首发暨
“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诗人相约再返灾区[《华西都市报》]
  5 · 12大地震后, 8位诗人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他们写下的诗歌汇集成一本《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 ,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6月 30日 ,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文明办、中山市委宣传部在广州举行诗集首发式暨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座谈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 ,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 ,中山市委宣传部长丘树宏、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吴赤峰以及诗人王明韵、杨克、李容焕、马丁林、龙威、温远辉等 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首发式现场, 3个主编单位分别将 1000本诗集赠给了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领导 ,并请他们转赠给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和都江堰、绵阳、彭州、汶川等灾区。  
 
  5 月 21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山市诗歌学会承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活动启动。该团由祁人带领,包括马丁林、洪烛、王明韵、周占林、龙威、曾祥书、潇潇一行等 8人,奔赴四川灾区开展为期 8天的志愿者行动和实地采访活动。在灾区的 7天 8夜,他们面临余震和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的考验,既当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搬运物资,还自掏腰包,购买药品、书包、学习用品送给灾区的孩子。到了晚上 ,他们饱含真情创作了几十首诗作。
 
    地震中 ,人们看到了诗歌的力量和诗人的担当。在随后举行的 “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 ”研讨座谈会上,与会者争相发言。他们都认为,诗人在危难的时刻更要显示出自身的价值,要以优秀的作品来激励国人,唤起希望。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说 ,伟大的时代、火热的生活、灾难的考验 ,会让诗人写出真正激动人心的作品。诗人祁人说,在灾区采访时,诗人本身的身份和角色已经淡化了,只要到了那个地方,“我们就是战斗者,就是战士。七天八夜可能是短暂的,但是对于我们八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对于社会、对于整个诗人群体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王明韵说,这是对他写作本身的一次教化,“每天 ,我们奔走于灾区,身心都很疲惫,但凌晨两三点依然没有睡意,内心难平,必须写出来。这种东西不需要雕琢,直面内心,写出来 ,就是诗。”但他也不主张片面夸大诗歌的作用,“诗是什么 ?诗是点燃的烛光 ,给人一点安慰;是合十的双手,可以缓解一点痛苦。我不怀疑象牙塔里能写出好诗,但真正的诗人和诗歌,总是与生活和时代血肉相连。” 丘树宏也表示,中山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方之一,希望通过一线采访,宣扬中山的大爱、博爱精神:“这次抗震救灾,我们除了全社会的动员,为灾区捐款捐物之外,我们觉得作为文化的重建、文化的援助也是重要的方面,希望能给灾区人民一种精神力量。”
 
    面对这本在“震撼”中孕生的诗集 ,张同吾说:“他们以战士的姿态在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战斗,又以诗人的良知感受众志成城的雄风。”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在序言中深有感触 :“我相信他们的诗就像他们这一次特殊的志愿行动一样 ,必将给当代中国诗歌史和诗歌运动增添新的光彩。”         (江湖   黎旭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