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参加的全国首部抗震前线诗集首发

(2008-07-03 11:07:0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中国诗歌学会

诗人

诗集

广州

洪烛

地震诗运动

杂谈

首部志愿者诗集《以诗人的名义》首发暨
“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我参加的全国首部抗震前线诗集首发
  5 · 12大地震后, 8位诗人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他们写下的诗歌汇集成一本《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七夜》 ,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6月 30日 ,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文明办、中山市委宣传部在广州举行诗集首发式暨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座谈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 ,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 ,中山市委宣传部长丘树宏、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吴赤峰以及诗人王明韵、杨克、李容焕、马丁林、龙威、温远辉等 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首发式现场, 3个主编单位分别将 1000本诗集赠给了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领导 ,并请他们转赠给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和都江堰、绵阳、彭州、汶川等灾区。  
 
  5 月 21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山市诗歌学会承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活动启动。该团由祁人带领,包括马丁林、洪烛、王明韵、周占林、龙威、曾祥书、潇潇一行等 8人,奔赴四川灾区开展为期 8天的志愿者行动和实地采访活动。在灾区的 7天 8夜,他们面临余震和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的考验,既当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搬运物资,还自掏腰包,购买药品、书包、学习用品送给灾区的孩子。到了晚上 ,他们饱含真情创作了几十首诗作。
 
    地震中 ,人们看到了诗歌的力量和诗人的担当。在随后举行的 “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 ”研讨座谈会上,与会者争相发言。他们都认为,诗人在危难的时刻更要显示出自身的价值,要以优秀的作品来激励国人,唤起希望。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说 ,伟大的时代、火热的生活、灾难的考验 ,会让诗人写出真正激动人心的作品。诗人祁人说,在灾区采访时,诗人本身的身份和角色已经淡化了,只要到了那个地方,“我们就是战斗者,就是战士。七天八夜可能是短暂的,但是对于我们八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对于社会、对于整个诗人群体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王明韵说,这是对他写作本身的一次教化,“每天 ,我们奔走于灾区,身心都很疲惫,但凌晨两三点依然没有睡意,内心难平,必须写出来。这种东西不需要雕琢,直面内心,写出来 ,就是诗。”但他也不主张片面夸大诗歌的作用,“诗是什么 ?诗是点燃的烛光 ,给人一点安慰;是合十的双手,可以缓解一点痛苦。我不怀疑象牙塔里能写出好诗,但真正的诗人和诗歌,总是与生活和时代血肉相连。” 丘树宏也表示,中山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方之一,希望通过一线采访,宣扬中山的大爱、博爱精神:“这次抗震救灾,我们除了全社会的动员,为灾区捐款捐物之外,我们觉得作为文化的重建、文化的援助也是重要的方面,希望能给灾区人民一种精神力量。”
 
    面对这本在“震撼”中孕生的诗集 ,张同吾说:“他们以战士的姿态在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战斗,又以诗人的良知感受众志成城的雄风。”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在序言中深有感触 :“我相信他们的诗就像他们这一次特殊的志愿行动一样 ,必将给当代中国诗歌史和诗歌运动增添新的光彩。”         (江湖   黎旭升)
 
新华网广州7月1日电(记者陈晓建)6月30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文明办和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编,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首发式暨当代诗人的社会担当研讨座谈会在广州珠江宾馆举行。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部由诗人志愿者在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撰写的诗歌集子。

    据了解,5月21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和广东省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山市诗歌学会承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活动正式启动。该团由祁人带领,包括马丁林、洪烛、王明韵、周占林、龙威、曾祥书、潇潇一行等8人,奔赴四川灾区一线开展为期8天的实地采访创作活动。

    5月22日至29日,他们先后深入都江堰、汶川、绵阳,对灾区进行实地采访并现场创作。在灾区7天8夜的经历,他们曾面临余震的死亡威胁,还要躲避山上流石的追击;既当志愿者,为灾区人民搬运物资等,还自掏腰包,购买药品、书包、学习用品送给灾区的小孩,并充分利用晚上的空隙时间含着泪创作。他们以诗人名义,饱蘸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写下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诗歌,强烈地表达出了诗人的社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

    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说:"他们以战士的姿态在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的战斗,又以诗人的良知感受众志成城的雄风"。面对这本在"震撼"中孕生的震撼之作,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深有感触:"我相信他们的诗,就像他们这一次特殊的志愿行动一样,必将给当代中国诗歌史和诗歌运动增添新的光彩。"

    首发式现场,三个主编单位分别将一千本诗集赠给了四川省驻广州办事处领导,并请他们转赠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汶川县委宣传部。(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