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废墟水泥预制板长诗地震心灵史祖国北京文化 |
地震心灵史[日记体长诗]■ 洪烛
废墟上的祖国
楼倒了,桥垮了,公路塌陷……
受伤的祖国依然在废墟上站立
就像牧羊人,焦急地等候迷路的羊群
——“别怕,有我呢,我在这儿呢!”
它是遇难者的祖国,也是幸存者的祖国
不可能离开,顶风冒雨守望在原地
比塑像还要忠实,比纪念碑还要坚定
今夜,我写下“祖国”这两个字
比往日有着更为复杂的感情
只敢轻轻、轻轻地念出来,生怕
稍微一用劲,就碰着它的伤口
其实它的心,比伤口还要疼
在瓦砾遍地的灾区,轻轻喊了一声“祖国”
为了送去安慰,同时也为了使自己
不显得孤独:我就是祖国,祖国的一分子
祖国就是他,祖国就是你,祖国就是我……
“祖国,救我!”废墟里发出呼唤
“我来救你了,祖国!”
2008年5月12日于北京
地震中的产妇
你是受难者中的受难者
承受着双重的恐惧和加倍的疼痛
灾区街头,自动牵起手的一群妇女
把你围拢起来,既是提供保护
也在帮你使劲:“一定要挺住啊!”
身体里也有一场地震。然而你挺住了
迎来一天中的第二次日出
阵痛之后,你的身份变了,由母亲的女儿
变成女儿的母亲。你挺住了
不仅跟所有灾民一起战胜了失败
还额外赢得自己的胜利
2008年5月13日于北京
我来自南京,你来自兰州
她来自岳阳……
长江献血,黄河献血
洞庭湖也在献血……
点点滴滴,汇入血库
一条新的河流诞生了,同时
也将诞生无数新的支流
受伤的朋友,躺在远方的病床上
别问输入血管的是长江的血
还是黄河的血?你的生命中
又多了一个不知名的亲人
阳光是O型的,爱也如此
阳光适宜于每一个人。献出阳光
把灿烂留给自己
2008年5月13日于北京
听来的地震故事
被倒塌的水泥预制板压坏内脏的女孩,
对解救她的消防队员说的第一句话:“我渴!”
不仅仅因为一天一夜滴水未进
是失血过多的伤口使她加倍地渴
医生悄悄说这时候不能喝水
消防队员只敢用矿泉水瓶盖斟了一点水
让女孩抿一口
她润了润嗓子,感到加倍加倍地渴
以为水太珍贵了,别人舍不得给她喝
她从衣兜里掏出两块钱
(昨天上学时妈妈给的零花钱吧?)
——“叔叔,卖给我一瓶矿泉水,行吗?”
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
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故事
这是听来的无数故事中的一个
虽然不在现场,我也哭了
诗人,别再写那些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
赶紧把它记录下来
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首忧伤的诗
我不是这首诗的作者
故事只能先讲到这里。你是否跟我一样
关心着故事里那个女孩的下落?
2008年5月14日于北京
楼倒下了,树倒下了,人倒下了……
和倒下的楼房与树木不同
倒下的人还会重新站起
我刚刚站起,就忙着去搀扶倒下的你
你刚刚站起,就帮他擦去身上的血迹
他是否永远倒下呢?再也无法
跟我们并肩站立?不,被水泥预制板
压住的那两条僵硬的腿
仍然在暗中使劲:“我会努力站起来
哪怕借用你们的身体……”
地震的现场没有一个倒下的人
我心中装着的死者,都是站着的
他们以生前的模样活在亲人的回忆里
2008年5月15日于北京
废墟下读书的女孩
废墟下读书的女孩
我多希望你读的书
是我写的啊
我多希望是我
给你带去光明、温暖和力量
如果我不会写书,我多希望
变成一本书,捧在你手上
我多希望是我
帮助你忘掉恐惧、黑暗和灾难
我多希望不是我在读你
是我代替你在废墟里读书啊
而你,在安全地带读我
我多希望和你
把彼此的位置交换一下
谁叫我是大男人你是小女孩的呀
只是我不敢相信自己
在地狱的边缘,能够像你一样平静
平静地读一本怎么也读不完的书
那是谁写的书啊,如此神奇
使你从中读到了
别人(也包括我)对你的希望
并且相信:此时此刻,有许多人
陪伴着你
共同成为这本书的读者
2008年5月18日于北京
手的特写
看不见他或她的身体,只看见
水泥预制板压住的一截手臂
还在动,仿佛从混凝土里长出的一只手
漫长的等待,混凝土快变成岩石了
我看见岩石里长出一只手,还在动
一只手,仿佛已失去整个身体
可它还在动,召唤着什么?
随时准备把一线希望给抓紧
我要在现场就好了,会冲上前
和这只手握手,和这只手的主人握手
我敬重这只手,更敬重它那
被水泥板挡住的主人——他或她
用受伤的手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看见荒凉的大地长出一只手,还在动
召唤我走近些、再走近些
直至紧紧相握。被废墟掩埋的他或她
也看不见我呢,却渴望通过手的相握
感受到别人的存在
2008年5月19日于北京
降半旗
这是悲剧中的悲剧:比泰坦尼克号
悲壮多了。受伤的不是一艘船
几乎是一整座海洋
哀悼日,警报拉响,汽笛长鸣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在疼痛地痉挛
这可不是海难,是国难!
在汶川,看见降半旗的旗杆
或许会联想起来泰坦尼克号的桅杆
这是在为数以万计的遇难者降半旗啊
我的心也悬在半空中
怎么都放不下……
2008年5月20日于北京
哀悼日
我怕看那一张张想哭的脸
我怕看那一张张哭着的脸
我怕看那一张张泪水哭干了的脸
到了最后,我甚至怕看镜子中自己的脸
因为我也想哭,因为我正哭着
因为我跟他们一样,泪水哭干了
还是想哭
我跟镜子中的自己一样,彼此看起来
都有点陌生:要知道,我们还从没
在对方面前哭过呢
他们看我,是否也跟我看他们一样呢——
我看他们,就像看镜子中的自己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跟死者相比
能淋漓尽致地哭,也是莫大的幸福
2008年5月20日于北京
还是应该保留大地震的废墟。
好好地想一想吧。
地震过后
万物又获得了新的秩序
“废墟,其实比纪念碑更具震撼力。”
也更有纪念意义。人类还要经历风暴
但要学会在死亡般的风暴之后
复活,或者说获得新生
还是应该保留大地震的废墟。
好好地想一想吧。
相信我的话吧:
这个世界上,除了地震之外
似乎就没有真正的暴君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
永远弄不懂灾难的原因。”一次地震
可以在你的脑海中,无数次地重演
你,一半是遇难者
一半是幸存者。即使你的衣服是干的
可你的眼睛,是湿的……
还是应该保留大地震的废墟。
好好地想一想吧。
2008年5月21日于北京
远和近
四川,远了、更远了
比远方还远,仿佛跟我置身的
不是同一个人间。那里有
我无法想像的炼狱
和不敢相信的悲剧
怎么看都不太真实,然而它
就是真实本身:真实一旦残酷起来
会远远超过你虚构的能力
我不能庆幸自己离四川很远
离泥石流很远,离堰塞湖很远
悲剧确实离我很远,而悲伤
却离我越来越近……这是幸存者必须
多付出的一点东西,跟遇难者相比
惭愧啊,我们已占了天大的便宜!
他们在悲剧之中,却失去悲伤的权利
青城山
路过慕名已久的青城山
却没有心思仔细看一看
车开得很快,赶着要去
第一次听说的聚源镇
今天,它分明比你重要
青城山,你的美在今天无效!
从没想到和你的会面
在悲剧的氛围中进行
早就预备好了:见你时肯定要写诗
从没想到献上的
是这样一首诗。不写也罢
并非你不够美,无法带来更多灵感
只怪灾难转移了人们
对美的注意力
我希望每天公布的
不断增加的死亡数字,终于停顿
它早就该停顿了
我希望它开始做减法,从明天起
公布的是不断减少的数字
死亡人数越来越少,直到归零
我希望死去的人能复活
走丢的人找回来
四川大地震,死亡人数从零开始
又到零结束
我希望我的希望变成现实
像做一道算术题一样简单
其实,能够变成现实的希望只有一条——
我的希望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希望
2008年5月24日于都江堰
沾满泥土,被弃置在废墟上
一天,三天,五天……
还没有人领取
是它的主人忘掉它了
离开时没有背上它
还是它忘掉了自己的主人?
也许它已不是一只旧书包了
而是废墟的一部分
没人敢碰它啊,书包不会疼
废墟不会疼,心
会疼呀
书包上的唐老鸭,你怎么
还能笑得出来呢?
2008年5月24日于都江堰新建小学
花园已变成墓园
没看见鲜花,只看见纸叠的花圈
一栋看不见的教学楼
仍然在原地站立着
只怪我看不见?同样看不见的
还有那一张张花朵的笑脸
楼层倒塌,露出悬空的黑板
上面写的文字全部过期
几位流着泪的家长,在废墟边徘徊
是很不甘心地继续寻找,还是准备
接自己的孩子放学?
我上前问候,发现他们
手心里还握紧孩子的照片
你的记忆中有一座楼房,无法改变
我是第一次来,身体里
只有一小片废墟
诗人没有别的武器
在灾难中寻找诗意是残忍的
我承认这一点。可是
因为灾难更加残忍,我不得不
借助诗意来抵御越来越大的压力
除此之外还剩下什么?
让它像一只千斤顶,用渺小的身躯
支撑住随时会再次垮塌的废墟
即使挤压在歪七扭八的水泥横梁
与预制板缝隙
我也需要呼吸。怎么办呢
除了诗意之外,除了空气之外
我手里已没有更多的东西
可是,可是我找到诗意,却找不到
它的支撑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