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级模仿秀

(2007-08-27 09:30:12)
标签:

娱乐/八卦

 在我的听觉中,内地的流行歌曲(尤其是早期)带有模仿的痕迹,模仿欧风美雨,模仿港台风情,或至少模仿其包装、炒作的商业方式。在模仿中成长,也在模仿中困惑。大半个世纪前鲁迅就批判过的“拿来主义”,不仅没有绝迹,反而愈演愈烈。譬如电视台的娱乐节目,甚至打出了“超级模仿秀”的招牌,公开招标——吸纳那些在形象、唱腔上酷似偶像的无名歌手,粉墨登场。模仿似乎已成了成功的捷径:不以模仿为耻,反以模仿为荣。这简直是小丑的把戏。模仿偶像,永远成不了偶像——如果模仿巨人,将永远是侏儒。 

    模仿并不只是演艺圈的“伪经”,再看看其他行业,此风同样盛行:鞋帽有仿羊皮的(实是人造革),首饰有镀金的(实是铜器),服饰家具有仿名牌(实是乡镇企业生产的),写书雇枪手——出书也“追风”或“搭车”……搭顺风车,行万里路——似乎已成了现代人的经营之道。李逵的后面永远尾随着一大群李鬼。并且理直气壮地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情未必真豪杰,模仿如何不丈夫?”甚至连“打假”英雄都非遗世独立、高风亮节,而是你追我赶,惟恐落后。 

    我不得不哀叹:模仿已快成为一门公认的技术,人类社会已由黄金时代进入镀金时代——或称仿真时代。仿真的最高境界就是“乱真”了。如此下去,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失真的时代。足以以假乱真的,就是“克隆”了。我们将被形形色色的赝品包围,而不知如何去发现或发掘真迹——以及辨别彼此的差异。所谓的“克隆”,将是真正的“超级模仿秀”。人啊,怎么能以“做秀”的态度来生活并且创造呢——那究竟能创造什么?刻意模仿其实是一条死路:你要么成为别人的影子,要么真正的自我——更多的情况下你只能为这个世界创造出一只“四不象”来。“超级模仿秀”最终将是“四不象”们的聚会。 

    与热热闹闹的模仿相比,创新反而是寂寞者的事业了。当众人都在做着捕风捉影的游戏,只有创造者的表情是严肃的。创造既非游戏,又非表演,它是一次面向自我的突围。但遗憾的是:一旦创造者成功了,将无力摆脱身后纷至沓来的模仿者——这简直是比创造本身还要困难的事情。模仿是对创造的剥削。一个模仿力强大的时代,也将是一个创造力衰竭的时代。或者说,是匠人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