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金粉遗事[转自扬子晚报]

(2007-07-15 00:55:37)

大散文里的北京风月


http://www.chinapostnews.com.cn/617/pic/0168ft01.jpg  洪烛是一个有心人,他最近撰写的大散文《北京的金粉遗事》,让我们重温了老北京的风花雪月。

  用北京郊外琉璃河商周遗址和出土文物为佐证,曾经有一度,建筑物在北京高大、壮阔而美丽,然后这个时代过去了,那让我们付出了时间精力金钱人力的伟大成果逐渐斑驳丑陋而七零八落,被雨打风吹而去。那已经远走的时代,曾经在北京上演着怎样的欲望张扬与压抑的重头戏?

  那句名言是怎么说的:我们因他的对手而尊敬他。这句话用在辽宋的燕云十六州的争夺上面最恰当不过。自从耶律阿保机于 916年建辽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美丽富饶的燕云十六州,并把这惦念也和其他遗产一样传宗接代,当他们真的掌控后,就再也无法舍弃,他们爱上了这块大地,并以她做“南京”。他们爱她至深,坚决不肯接受宋朝的皇帝们提出的以金钱换国土的主张。的确,如果钱可以做到的话,就无法解释今天地球上关于土地和家园的此起彼伏的争斗了。洪烛一定为辽的数代皇帝和皇后,为保卫这块国土流血牺牲决不退后的精神所感动,虽然,那臭名昭著的童贯引金联手击辽,一番跌宕一番惨烈后终于逼辽退出了这风烟之地。

  读至此,我们会不自觉地长叹,为曾经的鲜血和眼泪,为前人的保家为国决不言退。

  《三言二拍》里纵欲亡国的金海陵向来为人们嗤之以鼻,然而,就是这个海陵王,他在范成大的笔下,却是极尽威仪的。他在自立后不惜把老家的所有打碎,逼迫贵族和臣民迁都,甚至把八代祖宗的骨殖也迁来,千里迢迢的从黑龙江来到北京,建立了完全的克隆版汴梁,名之为“中都”。他的魄力很让人瞠目。直到成吉思汗出现,伟大的元大都一直真正居于世界的中心。我们很陶醉,每当想起元,就会想起猎猎旌旗金戈铁马的后面的世界的主人忽必烈。

  洪烛下了很大的功夫写圆明园。我们都以为圆明园在 1862年的八国联军一焚后,即告不存。非也,非也。这个洪烛,他花了大力气摸清了圆明园的命脉,他的感情在文字中不断地流露又不断地自我克制,他写圆明园的美丽,西洋风格的建筑和各色园林,那些是我们真正的瑰宝却又是最大的遗憾。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以石材为主的西洋建筑在大火后尚可少存,而以木制的中国传统建筑大半已荡然无存,即使有个别侥幸存留的,也在民国初年,被贪小利的看园太监出卖了,而买主是些居心叵测的商人或政客。外国的强盗抢劫了她,而中国的败类更将她仅剩的美丽摧垮。我们,永远只能在想像中亲历那至美的仙境,只能永远痛心和仇恨那百年前的大火。

  因北京的千年沧桑,我们爱她。因她的沧海沉浮,我们唏嘘。因她的人杰地灵,我们向往。洪烛显然也是,他在每章每节,都情不自禁地将情感滴落,氤氲着读书的我们。文/刘洁

  相关链接:《北京的金粉遗事》洪烛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