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烛最新大型组诗《西域》(七)

(2006-12-02 12:47:31)

    ■ 库车

我最早知道的一个新疆的地名
也是我最爱的
念起来那么好听,让人一下子变得温柔
更重要的,它曾经带给我无边的幻想
在真正到达之前
葡萄架下旋舞的裙裾,稍纵即逝……
库车,美女的故乡
这里有比四大美女更美的美女
有比我的幻想更美的现实
与之相比,所有对美的幻想加起来
依然是有限的
瞧我刚刚在古渡口遇见的那一个
五官完美得简直不可想象
更无法描述——即使对于诗人
也算一道难题。所有用于赞美的词语
加起来,依然是有限的

    ■ 新疆的钻天杨

从轮台到库车,一路都是钻天杨
为我们疾驰的车辆鼓掌
整齐得就像一个人,和无数的影子
我走多远,它就会送多远
哪怕一直送到没有路的地方
你相信吗?没有路的地方,也会有钻天杨
没有我,钻天杨照样兴奋地鼓掌
它羡慕我的车轮,我羡慕它的根
它羡慕我四处流浪,我羡慕它
有一个家,和无数的伙伴……

    ■ 他的故乡

从新疆归来,在北京街头
遇见卖羊肉串的维吾尔小伙
我都倍感亲切
想告诉他——
我去过你的故乡
那里太美了
你怎么舍得离开它呢?
我羡慕的神情,就像面对一个
天生比我富有的人

    ■ 寻找岑参

写在树上的诗,变成梨花
写在戈壁滩的诗,比石头还要硬
写在沙漠的诗,风一吹就没有了

寻找岑参,不应该来新疆
而应该去全唐诗里。诗人的脚印
从来只留在纸上
纸才是他的故乡

喝酒吧,用一只纸杯……

    ■ 塔吉克的鹰笛

用鹰的骨头削制成的短笛
无人触碰时,安详如幽深的山谷
你来了,吹奏的曲调
构成滚烫的骨髓,岩浆一样汹涌
帕米尔高原在你身后
收拢翅膀,屏住呼吸。这哪是笛孔啊
分明是小小的火山口,含苞待放
你在吹笛子吗?不,你在用嘴唇
亲吻火山口……

    ■ 回忆巴音布鲁克草原

所有的回忆,都从第一棵草开始
它是整个草原的根
原地不动,释放出无限的生机
又能够在秋风中悄然收回
一棵草绿了又黄,孤独的狂欢
丝毫不在意自己所产生的影响……
要在茫茫草原寻找到它,并不容易
它总是从羊的齿缝间挣脱——
不管第一只羊,还是最后一只羊
都理解不了草原的真谛:再伟大的帝国
也要从第一棵草开始
它是构筑一个梦所需要的全部现实
即使成吉思汗也不例外
不过是被这棵草绊倒的露珠!

    ■ 古丽

在喀什,我问烤馕的姑娘的名字
她叫古丽

在吐鲁番,我问摘葡萄的姑娘的名字
她叫古丽

在和田,我问编织地毯的姑娘的名字
她也叫古丽……

古丽是同一个女人
又是同一个女人的千万个化身

古丽一边烤馕,一边摘葡萄、编织地毯
在同一个瞬间,做着不同的事情
在同一个瞬间,完成一个女人的一生

    ■ 给新疆献花

第一次见面应该给你献花的
新疆,我来看你了!
可惜没有带来鲜花(唉,路途太远了)
不,我怀里揣了一张牡丹卡。我想用它
换你一朵冰山上的雪莲花
不知是否愿意交换?
你见过洛阳的牡丹吗?
下次,我一定给你带一束真的……

    ■ 流泪的葡萄

葡萄,是一滴泪水
慢慢地,长出了近乎透明的皮肤
它还同时长出小小心脏,深藏不露的果核
在想着应该甜一些还是酸一些
却又不知道去感动谁
葡萄,是一滴又一滴泪水
滑落的过程中,慢慢凝固
被风吹了一千遍,就成为微型的雕塑
期待着抚摸与亲吻
葡萄,一颗获得了形体的泪珠
不含盐分,只含糖分
即使溅落在地上,也摔不碎
路过吐鲁番,看见漫山遍野的葡萄
我感到忧伤,却不知道谁在哭……

    ■ 单相思的葡萄

还有比葡萄更小的宫殿吗?
还有比果核更无知的皇帝吗?
还有比单相思更痛苦的爱情吗?
光天化日之下,默默酝酿着自己的心事
正因为悬挂在半空,才感到格外沉重……
还有比梦见谁更大的幸福吗?
应该有。那就是被你梦见的人梦见
可即使被别人梦见,你自己
一点也不知道呀!还有比被眼泪淹死
更悲惨的结局吗?

    ■ 胡杨的拥抱

胡杨是沙漠直起的腰
远远望去,就感觉很硬朗
沙漠瘫痪了,不要紧
只要有胡杨……

仿佛那尊人头马的塑像
仅仅上半身,就足够有震撼力——
永远是拥抱的姿态!
哪怕腰部以下,已被黄沙掩埋了

它不是塑像。因为它
尚未完全失去知觉

    ■ 草原上的马蹄声

在草原写信,寄往四面八方的城市
每封信的内容都有所不同
邮戳,应该是马蹄铁的形状

它只在融雪的泥水里蘸了蘸
就盖了下来,留下一连串的印痕

我看见了,我就是收信人
用颤抖的手,轻轻撕开:野花
顿时从信封的豁口溢出来了

而马蹄声依然在远处响着……
谁会等待,谁就能成为奇迹的见证


    ■ 草原上空的闪电

这恐怕是最善良的骑手了
他的鞭子,并不真的落在马身上
抽打着空气,不会留下伤痕

这恐怕是最幸福的马了
感受到的是爱,不是疼
鞭子对于它,似乎跟闪电一样遥远

有一天马死了,他没有换乘别的马
即使步行,仍然手持皮鞭
偶尔挥动一下,像要赶走寂寞
又像借此接触那匹藏匿在空气中的马
可总在自己心里留下新的创伤
实在舍不得放下鞭子呀
仿佛意味着对那匹马的彻底失去
只要鞭子还在,没有谁怀疑他骑手的身分
一道空空如也的闪电,延缓了
他与一匹马的分离

他是主人。他的名字叫草原……


    ■ 题慕士塔格峰

如果拥有像冰山那么大的钻石
我就是富翁中的富翁
可你不属于任何人,你只属于你自己
如果拥有像帕米尔高原那样
镶嵌着冰山的钻戒
我不知该送给谁?谁能接受如此昂贵的礼物?
即使选择冰山一角刻写自己的名字
也无法烘托我的伟大,只能显示出
一个充满占有欲的男人的渺小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位英雄
配得上它……

    ■ 题阿依拉尼什雪山

那是女人胸口的雪山
积雪化作乳汁,浇灌远处的沙漠
那是哺乳期的雪山,使我想起
早已遗忘了的渴——
是的,每个婴儿的舌头
都曾经是一片最小的沙漠

   ■ 诗的火种
                 

  去新疆采风,终于有可能看见世界的原貌,看见冰川、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盆地、丘陵、内陆河、湖泊、峡谷……看见可以构筑起远古记忆的几乎所有元素。视觉上的收获,反而使我的心倍感空虚与荒凉。当然,我还看见了人,看见游牧民族的后裔、屯垦者、坐贾行商、观光客,与这些真实的幻景同在。我还是觉得缺少点什么。某日晚间投宿轮台县,住在都护府迎宾馆(原先的县政府招待所),点烟时随手拿起搁在桌上的宾馆特制的火柴,竟心弦一颤。火柴盒上印有一幅古色古香的边塞山水画,以及两句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还题写着原作者陆游的名字。实在想不到,在边疆的野岭荒郊,能够邂逅一位古代大诗人的影子。我不得不震惊于诗歌的力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神奇力量:继刻在竹简上、写在宣纸上、配乐朗诵、印成诗传单或结集出版之后,到了二十一世纪,居然还能以旅游饭店的火柴盒作为传播的载体。作为一个现代诗人,我既为陆游感到骄傲,又为诗人这一伟大的集体感到骄傲。

轮台是自汉代开设的西域都护府之所在。不知唐朝的那些边塞诗人,有哪几位在轮台驻扎过?这个地名,倒是经常出现在岑参的诗篇中。譬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尤其那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简直使我下意识地想把头探出今晚投宿的都护府迎宾馆窗口看一看,是否依旧保留着盛唐的星空与夜景。轮台作为西域的象征,成了古代诗人的一个另类的梦乡。宋代也苦于边患,豪放派的边塞诗仍举足轻重,不知陆游是否来过轮台?但轮台确实已进入他的诗中。或者说,他的诗、他的名字,经历了长途跋涉,于八百多年后,终于抵达了梦寐以求的轮台,出现在县宾馆的火柴盒上,出现在我这个新时代的行吟诗人眼前。陆游梦见过轮台,而轮台,于八百多年后,依然在梦着陆游——今夜,它甚至把这个有关陆游的梦托付给我了。我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理解:陆游,托梦给我了;通过他的诗,托梦给我。
  这一根火柴,或者说陆游的两句诗,点燃了我的思想。新疆的旅行,不仅是空间上的而且变成时间上的,我进入时空倒流的隧道。回到边塞诗中的西域,回到铁马冰河的唐宋,回到诗人们的黄金时代。藏匿在我麻木、疲倦的身体里的灵魂,终于醒来了。我不仅是一位走马观花的旅人,更是一位惊心动魄的诗人。当然,诗人本身就是乐于探索时空更深层秘密的旅人。不断开拓着自己精神上的疆域。
  诗是最古老的互联网,一张形而上的蛛网,覆盖每一个时代,覆盖记忆,也覆盖未来。即使祖国版图的边边角角,也有诗的存在。陆游写那两句诗时,绝对想像不出,它会印在轮台县宾馆的火柴盒上,并且被我读到(他哪知道我是谁呀),还将被更多身份不明的读者记住;他绝对想像不出,自己会因为这两句诗,成为轮台的“形象代言人”——他用诗给轮台做广告了……这本身,就是诗之外的诗意,更大的诗意(诗可以创造无限的诗意)。这本身,就大大超越了任何诗人的想像力。可见生活才是最伟大的诗人,具有超人的想像力与惊人的创造力。
  我与其是感叹诗歌的力量,莫如是感叹生活的力量:诗意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生活的诗意,使我们诗意地生活。可以说是生活中的诗意,感化、促使我成为一个诗人。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就等于唤醒自己——至少,是唤醒另一个自己。诗人创造着诗,而生活,也以更大的才情,不断地塑造着诗人。用诗意去激发他的灵感。
  离开轮台县的都护府迎宾馆,我特意把那盒没用完的火柴(包括陆游的名字,陆游的一个梦),捎在行囊里。觉得自己小心翼翼揣着的,是诗的火种。

   ■ 眼睛的盛宴


  新疆,对于我是一场眼睛的盛宴。山美、水美、人更美。美不胜收。
  中国诗歌万里行采风团路过南疆阿图什的晚上,欣赏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的演出——《欢腾的克孜勒苏》。第二天中午,在克州民俗村就餐,每座毡房前都站立着一位少数民族姑娘,笑脸相迎。我一眼就认出,她们正是昨夜为我们表演的演员。我挨个走了一遍,选出最漂亮的一位(堪称美女中的美女)。她正是昨夜的领舞者。走进她负责招待的毡房,席地而坐,大家争相跟她聊天。她叫阿依达,是新疆艺术学院的学生,目前正在克州歌舞团实习。她穿着鲜艳的柯尔克孜族服装,端庄高雅,就像古代的西城公主。
  我问她“阿依达”是什么意思。她说代表着月亮上。有人开玩笑:“那么你就是嫦娥了。”是阿,美丽的阿依达,既像是嫦娥降临人间,又使我产生了置身月宫的恍惚之感。
  这一顿饭浪漫得像是在月亮上吃的。
  阿依达给诗人们递上奶茶、美酒,更令人陶醉的是她的笑脸。食物很丰盛,我们几乎顾不上品尝,注意力全集中在阿依达身上(她像一个发光体),没有谁会否认:这是一顿真正的视觉美餐。
  饭后,在毡房门口,大家逐一跟阿依达合影留念。阿依达又即兴在镜头前表演了一段舞蹈。我是最后离开的,告诉阿依达:你的美丽把诗人们征服了。诗人都是趋美的动物。凡是美的东西一定是属于诗的,凡是热爱诗的一定时热爱美的。
  我不仅跟阿依达合了影,还跟她要是电话号码。她很信任地给我写下了。
  回到北京,匆忙地写下这篇小文章,就当是给身在克州的阿依达大了一个长途电话。祝她好运!
  我还会告诉那些没去过新疆的朋友: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如同王洛宾歌曲所唱的)。去吧,什么时候见到阿依达,就等于抵达月亮上了。阿依达跟月亮一样美,但毕竟比月亮离我更近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