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早5点钟出发,直导雨岔,途中,绕路避堵车点,到隰县下高速加油,高速的服务区很多都没有加油站,跑得心慌慌。到了隰县才知道此地是金梨之乡,买了几个还真是好吃,此梨无渣,水份挺多,甜度又不齁嗓子,就是价格有些高,不过今年的水果价格都挺高的。
由于绕路,天黑前没能到达雨岔,我们在延安住下。2号大雾天,但还是一早就出发了,到达游客中心时8点钟,已经有很多大巴车和私家车了。售票厅里人满为患,我排队买票,路客在外面排队上车,等了大概快半个钟头,听前边的一位帅哥说不卖票了,不知啥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太多吧,暂停售票,何时开卖未知。刚到时看人多我就失去了兴趣,这会儿又不卖票,跟路客一说,想法一致,立马走人。有些后悔早几年没来!!!

离开游客中心,我们奔永宁古寨,途中发现,我们行驶在秦直道上。
秦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是一条秦代修筑的交通干道。该道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但没有具体的建成日期。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志丹县境内的秦直道经永宁镇、双河乡、杏河镇进入安塞县,全长105千米。境内残存路面最宽处50米,最窄处5米,有明显的车辙痕迹。
我们拐个弯进村看看,与村民闲聊得知,从村子里往西去的山路一直能通到西安(未修的山路),我们去永宁的柏油路能通到包头...

离开村民,继续向前,闲逛,途中发现一峡谷的牌子,进去瞧瞧。“人怕出名,猪怕壮”,景点也一样,著名的景点人满为患,这个无名的小沟没有人理会,但里面却藏着乾坤!

广角不够,身处其地,感觉很震撼。

从峡谷出来,我们又上到峡谷上面,看看峡谷能通到哪儿,走到一处壁洞下,没路了,折回。
中午来到永宁古寨,看到这个山顶的建筑,让我想起古格王朝。
永宁山,又名大石楼山,位于陕西省志丹县永宁镇,逶迤洛河,环绕其侧,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洛河环绕山的东、西、南三面,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山嘴,巍然独立,峭崖绝壁,因其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宋代就被开辟为防范古寨。
清嘉庆本《延安府志》卷九载:“石楼台山,县城西南七十里。在洛水之隈,奇峰突兀,峭壁陡绝,下临重渊,土人筑寨于此。又于崖际凿石窑居之。北为小石楼,南为大石楼。”
古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雄居突兀的山顶,中层微向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河供汲饮,可容千人,后世凭其天险为屏障,建古寨以避战乱,土著者认为“永远安宁”,便又称为永宁山。
洛河


离开古寨,去志丹县城吃午饭,因错过饭点儿,我们在一家煎饼店对付了一口。计划的榆林太远了,雨岔不再去了,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北上,走吴堡到府谷段沿黄公路,接上清明走的河曲到府谷那段。
3号吃过早饭,来到吴堡石城(石城与古城同为一个,但高德地图中是两个相离不远的地方,害我们多走了1公里折回。),路上的指示牌显示去往石城步行1公里,我们将车放在路边,步行上山,结果车子是可以开上去的。只不过是盘山窄路,山顶没有多少停车地儿。
吴堡古城,又叫吴堡石城,为北汉(951-957)时建,是一座石头古城,城墙用石头垒就,城门由石头搭成,房屋也是砖石构建的窑洞。古城很小,就占据了那么一个山头,下面就是黄河。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城里现有居民没几家,大多屋毁人离,但有好多标注牌,具体百度吧
大地主家
大地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