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麦
小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10
  • 关注人气:4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烛泪如歌》读后感

(2009-03-24 11:13:11)
标签:

烛泪如歌

读后感

大地震

残壁

袁亮

汶川

文化

分类: 麦粒码字

傍晚,停在路边给友打电话,蓦然发现身旁一棵小树已绽出一串串粉红的花蕾,树的枝干也泛起了活泼的暗红色,透着勃勃的生机,已经是春天了,友说:是啊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不知道汶川那边怎么样了,快一年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是不是也感觉到了春天。友问怎么想到汶川了,这个话题太沉重。是太沉重,沉重得我想封存这段残酷的记忆,沉重得我捧不起萧老师寄来的书——《烛泪如歌》。

《烛泪如歌》是萧斌臣、邢文祥、袁亮三位老师在汶川大地震后到灾区一线采访后铸就的“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以真挚的情感、翔实的素材、生动细腻的笔法,再现了历史的那一瞬间。书一直放在书柜里,我几乎不敢碰到它,每次取书都尽力不去触到它,仿佛目光的接触也能疼到心底,冥冥中却又隐隐地听到它的招唤,忍不住和着泪一次次地捧读。

书的前段写了美好的往昔,祥和的小镇,平淡的岁月,幸福的家庭,老师们一如既往地工作着生活着,做几个可口的小菜给家里增添幸福感,和朋友聊聊天消除寂寞,一切都是那么平和,该上学的孩子蹦蹦跳跳走了,该上班的夹着书本也该走了,老人们或者在家休息或者去田间劳作,多么普通的一天啊!然尔,当时钟走到2008512日下午230,没有预兆地天崩了地裂了,500里的龙门山脉颤抖了!黑色的瞬间,老师们以柔弱的肩膀以鲜活的血肉之躯构建一座生命的桥梁,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得以生存。美丽的小镇不见了,到处是断墙残壁,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学校不见了,幸存的老师们在呼唤自己的学生,以血淋淋的双手扒开钢铁的建筑寻找失踪的孩子们,带着孩子们从绝镜奔赴生存之地。这是怎样高尚的生命之歌!

灾难来临的时刻,顽强地活着的人个个都是英雄,特别是那些在废墟中坚强地孜孜不倦地教导孩子们的老师们,你们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我崇拜你们!

《烛泪如歌》的作者之一萧斌臣老师一直是我尊重的老师,他和邢文祥、袁亮两位老师经过千辛万苦在惨痛的汶川一线采访,以及后来回北京的写作过程都是流着泪忍着心痛,那是怎样一种心灵的折磨!我向他们致敬!

清明将至,愿逝者安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