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烟台sos村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
分类: 麦眼看世界 |
早就想去看看SOS村,机会终于来了,听说有一帮义工要去看望SOS村的一个家庭,于是我们也跟着前往。按计划头一天先在家准备一些物品,学具家里本来就有,收拾了一袋子,在超市买了一些孩子们喜欢吃的零食,家里有两箱苹果,挑大个的捡了一大袋子,晚上发了面想做些小点心带给他们,一直忙到半夜。
孩子他爸要出差我和儿子搭梅兰的车去,在南山公园集合了前线他们的车,一起向福山驶去。前线也不认识路,到福山区后曾几度停下来打听路,福山的很多居民都不知道SOS村的具体地址,这让我们感觉很惭愧,早就应该来看看这个村子,看看村子里的妈妈和孩子们。
好不容易拐进了SOS村,义工许大姐热情地欢迎我们,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熟门熟路地将我们带进了张妈妈的家,张妈妈有六个孩子,三个在家的孩子热情的欢迎我们,最大的孩子贾京旋17岁了,老家是莱州,四岁就跟着张妈妈住在村里,听说是老乡忍不住多关心了一下(对不起,我去之前一直很想平等对待那些孩子们),一直跟着她,听她弹钢琴,弹克莱德曼改编的那些钢琴曲,还有她自己谱的无名曲子,听她吹笛子、弹吉弹,看她和小弟弟一起去玩轮滑,看她活泼可爱的笑脸,忽然感觉这不是SOS村,而是哪个朋友家里的孩子。心念一动的时候忽然有雾弥漫的眼底,去拽了一直悄悄坐在一边的儿子过来,介绍他认识这位老乡大姐姐,儿子很认真地上前和大姐姐握手,拽着手晃了又晃。
最小的孩子吵着要出去玩,于是请示张妈妈允许我带他到园子里玩,张妈妈疼爱地给孩子整整衣服,说这孩子姓王是两岁时从河北来的,来的时候不敢见生人,也不说话,四年过去了,孩子变得健康又活泼。又指着孩子额前留着的一小络头发说:这叫月芽儿,特意留下来的,平时没事还要打打摩斯定定型呢!满屋子都是笑声。小家伙刚走出门复又回来喊他正在和小义工下棋的哥哥:“哥哥,你烧的水开了!”那哥哥并不着急,落了最后一着棋才慢条斯理来关掉烧水的电源。张妈妈说下棋的孩子有内秀,平时也不太说话,可聪明了!跟着神气的小王往外走,又有一个小朋友也跟着,问他是谁,张妈妈说是小王的好朋友,经常来家里玩的,那孩子得到允许带着小王的玩具一起到园子里玩蹦蹦床,一大一小两个义工跟着,还有一位“小记者”也跟着出来了。
两个孩子在蹦蹦床上起劲地跳着,汗水湿透了衣衫,小王说我翻个跟头给你们看看,站在床边跳起来一个筋斗翻到蹦蹦床中间,赢得大家鼓励的掌声,小记者喊他:小胖,再来一个!想给他拍张照片,小胖翻来翻去地跳,逗得大家开心地笑的。
园子里的空气真好,可以看到远远近近十几座差不多模样的房子,里面住的都是这样的孩子,有妈妈在房子边上洗衣服,使劲搓着嘴里不知道哼着什么歌儿。垂柳多情地伸展着腰枝好象要代那位勤劳的妈妈遮挡太阳,蝉还在枝头不停地唱着仿佛在给孩子们解闷儿。刚下过雨的草地很湿,草丛边上开着灿烂的小花,娇嫩地眨着眼睛。石榴和山楂结了果子,累累地缀在枝头。这一切那么详和而宁静,看着就让人感觉到幸福回荡在心间。
有人在招呼我们了,原来是“小记者”的爸爸单位有事,要先走了,小胖依依不舍的和小记者告别,一个劲地喊:“姐姐再见,姐姐再来玩!”忽然有泪涌入,其实这些不幸的孩子也是幸福的,他们幼年不幸的记忆总会远去,代之是的国家之大爱母亲之博爱社会之公爱,何况还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一起成长。
和张妈妈聊了一会儿,听她说各个孩子的特长与习惯,大女儿电子琴和笛子都考出了十级,正在学习钢琴;小儿子特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是社区最小的义工。真是很了不起,孩子了不起,妈妈更了不起!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热热闹闹过去了,该是告别的时候了,有人提义拍张合影,大家欣然响应,张妈妈立刻让孩子们搬沙发,挪出地方后面站一排前面坐一排,大家刚排好,小胖说要亲妈妈一下,让手快的摄影师拍了下来,留在我的相机里一个温馨的影子。
问路
终于见到大门了
孩子们的活动室
村里的办公室
院子里
我们要去的家庭
墙上
卧室
厨房
倾听
弹钢琴
弹吉它
合奏一曲
都是义工
交流
朋友
快乐姐弟
门口的小花儿
SOS村,我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