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上学记>

(2009-08-02 19:20: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写的文章

    近日在家读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因为是口述记录,所以前前后后有很多车轱辘话重复说,但是更仿佛是何先生就在身边对自己说着话了,十分亲切。

    《上学记》就仿佛是看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求学回忆录。序言后后序中都有感叹那个年代上学不容易,不过我想,求学道路,从古至今都是不易的。相对于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有了很功利的应试成分,但是人口没有爆炸,又有战事,也便可以多了分自由来学自己真正想了解的东西。何先生也反复强调,自由才是学习的最佳方式。如果都是照一个模子学,便不会有提高,不会有促进,也谈不上百家争鸣了。我们现在的求学压力很大,往往考试大过天,于是很少再有古时求学的气氛了,如此想来,在这种氛围下保持着求学之心,也是一种艰难。真正想学想知道的没有时间了解,而同时又被迫被放在了制度统一化的学习流水线上,也是一种求学的悲哀。不过,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对于制度我们无需讨伐,《冰点故事》中记载过《中国青年报》就曾经回答了一位高考考生的困惑,其中一段话是这样:其实在短短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人类的本性并没有多少贬义,他们只不过是在不停地改进和调整彼此关系,一边发挥和规范自身的特性而已。所以,一部世界文明史,也正是一部“制度演进史”。由此你就理应想到:一方面,制度是永远会出毛病,永远有待于创新的,否则人们还有什么必要代代相传地思考人生的难题呢?文科这门学问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呢?单另一方面,制度却右臂任何其他东西都更能反映文明的成就,它是维持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存在病保障其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缺乏的准则。缘此,我想你就理应接受这样一种看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既不应当把一切现行的制度都堪称不可更改的天条,不再对它们的缺点心存警惕,也五必要一旦发现它们还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就因噎废食地对其持全盘拒绝或逃避的态度;相反,它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性,在遵守一种特定“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再逐步试探地去“维新变法”。

    这一段话对我启发很大。何先生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一方面适应着体制,去应试,一方面自己内心还是追求自由的,因此也在课外收获了很多。

    起初,我并不是很喜欢何先生的这本口述。何先生是一位在我看来一生非常顺利的人。从小仿佛不费力就学得很好,“自由散漫”的不努力的他,也很轻易地取得了班级第一,从小就觉得自己就该是清华的,结果也真的上了清华(当时是西南联大)。这是让人觉得无从可比的,而且在我看来,有些话中还不时流露出了一种优越感。不过,看完整部书,我还是能够理解的。就像何先生自己主张的,任何学者、书目,你都不必将之当成教条,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或是所有的一切都是错的。何老在口述时反复强调,一定不要将事情看得“简单化”。那么,学者也是人,一个老人,一生比较顺的,为什么不可以在晚年欣喜一下呢?人的一生活着不容易啊。不过,我们自己看书,应该注重的是从书中的收获,而不应自己觉得某一点不讨自己欣喜而索性断然不接受全部的思想。

    从何先生的口述里,我看到了我看书的影子,这样就觉得,原来爱书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啊,便多了些亲近。然而何先生的宏观能力是我所不能比的,他可以从全局上评论某一学者的优缺点,或是某一本书是否系统。我想,倘若自己形不成系统,是无法看出别人是否形成系统的。

    其中,何先生的朋友王浩的一生也使我启发很大。王浩是一位神童般的才子,非常聪明。他学哲学,何先生问:“你为什么学哲学呢?”大家都知道,哲学是不好找工作的。王浩先生说:“我想解答关于人生的困惑。”这才是真正的为学之道。为自己而学,解自己之惑。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有所获得,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时间。把自己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为名利、荣誉地位、金钱的奔波上,实在是有些不值得。但是,人也不能太过理想化,只考虑到喜欢学的。王浩最终没有从哲学中解答出自己的问题,还是去了美国,也成了很有名的学者,结过三次婚,不能免俗地第三任妻子比他年轻很多。但是,我很欣赏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为了自己想学的去学,动力也大,获得也多,没有白浪费时间。

    《上学记》对我来说是本奇怪的书。我觉得找到了爱书的同类,但是这个同类却有远比我坚定的对知识的信念,让我看到了一个学习的样本。如此,何先生也仿佛不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龄人了,他在向我讲述着我没有经历过的战争年代的面貌的同时,也仿佛是个书友,我们可以一同相约午后,长谈最新看到的学术观点和书目。这样一本书,确实值得花时间阅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河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