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无人私语时,琵琶声声起奏鸣
(2008-09-19 18:17:18)
拂去尘封已久的琵琶袋上的灰尘,黑色的琴袋还是显得那么厚重,就仿佛是一个老朋友,默默地在一旁守候着我,也不主动,只是等待着我再一次这样地把她捧起。
没动过这把琵琶,大概有5年了吧?这五年里,纷纷扰扰地长大了。
我以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是琵琶告诉了我。已经不再是当年抱着琵琶手够不到该够的把位的小女孩了。如今的我,即使调弦,也能很轻松地让弦固定在那里,以前的手劲,却是无法办到的。
琴套里面的假指甲如今已经发黄,上面缠的胶布仍然是2003年缠上去的,看着这些曾经的记忆,不得不感慨这五年时光是如此的飞逝如梭到不可思议。
向来有古典情结,这也就是我主动选择了琵琶的原因。然而我爱琵琶,却不爱练习。当时,每天练20分钟,对我来说就像两个小时一样漫长。我又不学乐理,乐谱很少能够看得轻松,节奏也自然无法精准。练习期间对我的打击还是不小的。不过跌跌撞撞也到了六级的水平。一曲<彝族舞曲>结束了我的琵琶学习。
此后就开始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之路的奋斗。琵琶几乎没有再摸一下。
听音乐,很多时候能够从里面听到琵琶的声音,总是很怀念那种怀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黑夜里,一个人坐在窗边,月光洒脚下,琵琶声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一种仪式,一种热爱生活、纪念人生的仪式。于是终于于此时,鼓起勇气重新捡起已经荒废的本领。
琵琶是有灵性的。起初我并不是很信。但是当我弹奏我老师的琵琶时,那种感觉,就仿佛是琵琶在弹给你听,而不是你主动。那种圆润醇厚的手感,旷古清醇的声音,琴弦柔中带刚的的触感,和不常被弹的琵琶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感觉,即使时隔五年,也仿佛仍然停留在指尖,随时等待觉醒。
就是那种灵性的琵琶,引领着生疏的我,从怯生生地几下挑拨到流畅地弹奏出一整首曲子。这是用我自己的这把不常被弹的琵琶完全无法办到的。
然而我完全没有责怪过我的琵琶。完全在于我平日的懒惰,使得我的琵琶的灵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有时候想起来,甚至觉得有些愧对自己的琵琶,仿佛辜负了一个虔诚地等待展现自己的声音的才女。
于是,就是现在,从现在开始,我每天要勤于练习,这不仅仅是想要重新让那久违的声音重新由我指尖发出,更是对一位友人的回礼。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