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患上怀旧症。
作品,总是古人的最好。话,总是古人的最睿智。影片,总是上个世纪初的最经典。房子,总是古宅稳妥端庄。就连忙碌的平日,也总是最怀念少女时代的朋友。
突然一日,久已失去联络的朋友终又通过网络奇迹般地相认,故友相逢,总是有一番话要倾诉。然而,却发现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她,我也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我了。
当年喜欢搞笑的假小子的她,已经变得小资时尚了起来。当年爱搞天文的我,也已经舞文动墨,成了个文艺女青年。相与聊天,四顾无言。各自的圈子在这将近十年的空挡里逐渐走向了两个方向,光是看看周围的朋友就已经知道大家再也不是一路人了。我与她,终究只能再次敞开心扉于梦里。
朋友终究还是朋友,但是总归还是和当年不一样了。
这让我想起了生物界的地理隔离。即使是同一物种,被地理条件分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在我们看来自然是几万年甚至是十几万年那样长——之后,习性、体貌特征都明显不再相同,相与交配都无法成果。人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将它们归为两个物种。
不由得感叹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十年在我们眼里再不屑,毕竟当年手拉手发誓永远是朋友的两个小女孩,由于成长轨迹的偏差而不再同心。否则,又怎会渐渐失去了联络?
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老的不光是身体,还有我们的心。多少次,当感觉在生活的港湾里沉浮的疲了,总是喜欢回忆年少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大家穿着校服互相拉着手,一起数学物理语文英语地一天上下来,再在夕阳中骑车缓归,谈笑间所给予对方的纯真,值得我们将自己的整颗心托付。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终究我们要走离之间不到一米的距离。我们还在这地球生物圈中不断地氧化着,生活还在继续,而当年已经是当年,自古便如此。于是很多人也默默承受了这事态万千。多少人在回忆中泛起淡淡的微笑过后,又开始打点行装继续漂泊?多少人扎入生活的海洋再也找不回当初纯真快乐的那份坦然?又有多少人在念着“不想成熟”之后,直奔着成熟义无反顾地冲去,为了顺应这人生的必经波澜?
然而总还是有人愿意沉浸在回忆的海洋中,因为对他来说,不断重放往日温馨生活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想起晏小山的那句话:“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思绪又飘到李煜,“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字字如针,扎人滴血,往事融淡于时间的溪里,随波逐流,被时间决绝地审判为过去式,再无法回来。这种句子,只有经历过回忆的人,在回忆时触碰,才会如此心酸感伤。
小山与李煜,都是活在回忆中的人,但是生活给予他们的残酷,远比我们常人要多得多。与其被无情的现实割得遍体鳞伤,不如选择纵情回忆来换得片刻喘息。
晏小山回忆,还可以执才华游荡江湖。李煜回忆,还可以苟且活在新皇帝的监视下,皇帝不让他死,温饱是可以解决的。而平凡如我们,还是要于蜻蜓点水的回忆中立刻苏醒过来,打点心情去挣那柴米油盐钱,去投入地加强现时的友谊和感情。
我们所能做的,是付出给现在值得我们付出的人,收获我们看得见的生活的饱满。都道犹恐相逢是梦中,不如在进行时便努力维系,努力经营。时间残酷,我们更应珍惜现在,让相逢既是梦中又是现实,如果再不成功,至少,我们努力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