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纪念册

(2008-05-13 22:06:50)
标签:

杂谈

情感

感悟随笔

随笔/感悟

文学/原创

分类: 我写的文章

    小时候,心里认为老师和高年级生就是类似于书中所说的智者的存在。老师传道授业,高年级生年长如大人,他们都是很权威的,就算有错也是极少数的。

    老师说:“明天要交饭费。”如果第二天忘记带了,就会认为自己做了了不得的错事,着急得抓耳挠腮,拼了命地凑钱。老师说:“校门口的摊位大家不要去。”就算摊位卖的东西再诱人,也不敢买。记得有一次实在被一个名片夹吸引,偷偷交给摊主一块钱,然后做贼似的溜走了,此后名片夹也没再动过,仿佛赃物一般令人有罪恶感。老师说:“上学一定要穿校服。”冬日天黑,起的又早,穿衣服又厚,人迷迷糊糊,终于还是忘记穿了校服上衣。到了学校,毛衣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心提到嗓子眼儿的感觉。而如果我们认识了一个高年级朋友,就会和身边同学说:“我大姐(或我大哥)……”仿佛在诉说真理。我们就像刚生下来的小动物,出入世界没有经验,对于成年人的敬仰与跟随既是社会教育模式,也是出于本性。

    慢慢长大了,经历了六年级、初三、高三,直到大学,自己也当上了一次次的高年级生,做朋友的也无数次互相感叹过:“当年我觉得毕业班的学长们都特别成熟,自己现在也是了,才觉得没什么啊。”然而至少老师在我们心中权威的地位,依然没有几分动摇过。虽然知道老师的话未必也总是对的,但是至少总认为,老师错的比自己要少得多。

    直到自己上了师范学校,虽然不是师范方向的学生,但是耳濡目染,将来也很难说不会去当一名老师。就算自己不会去当一名教师,也至少将有整整四年时间与准人民教师们一起生活。

    起初还是有些不适应。从大四学姐宿舍里抱回一打叠一打叠贱卖的言情小说时,我会想:“原来语文老师在大学时也都是成天抱着这类书看啊!”听学长弹吉他时,我会想:“原来物理老师年轻时也喜欢装装文艺青年啊!”看前辈们从食堂出来嘴挂米粒边啃馒头时,我会想:“原来老师也有这样的一面啊!”——原来老师也食人间烟火啊!

    在师范学校生活之初,我总是徘徊于与老师相处和与同龄人相处的边缘,和师范走向的哥们姐们聊天,大家一起笑到喷饭,总会恍惚觉得自己在和一群老师称兄道弟。看到某师范生举止不甚文明,总会恍惚觉得发现老师居然还可以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而人的适应能力终究算是快的,我们不能总是沉浸于以往的感觉无法自拔。还没过完大一下半学期,我已经完全融入了教师的氛围,偶尔看看街上过往的穿着校服的学生们,都会习惯地称其为“孩子”。我们终究是正视了那段曾经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时光已为过往。

    18年未成年生活和1年成年生活,12年校服生涯到将近1年的师范学校的大学生,其中的社会角色转变,一开始确实有点令人措手不及。朋友间起初常常缅怀过去,总还是不适应突然就已经奔二的事实,最后缅怀频率慢慢边小,再由偶尔提及直到被动般接受事实。当我们终于开始管商店售货员、公车售票员以及路人甲乙丙丁不再称为阿姨叔叔的时候,我们已经心下释然。这种过渡也许因为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生活而更加艰难——毕竟谁也没有告诉我们:“从哪年哪月哪日起,你们就是社会的主力军了,你们就是几近于叔叔阿姨辈了。”而这种事实更是我们女孩子们不愿接受的。

    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同我们一样都在不断进行着角色转变,单身到丈夫妻子,孩子到为人父母,学生到老师,小朋友到叔叔阿姨,普通人到名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坎要过。

    从奉老师若智者到与老师平等的心理转变,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稚嫩走向成熟必过的转弯吧!而往日的种种心情,只有在翻开年轻时的纪念册才会重新拾回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