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日名人报]赖声川 用优雅的灵魂挑战自我

(2006-08-02 21:21:37)

日名 > 周日名人报

 

赖声川 用优雅的灵魂挑战自我

 

作者:陶兰

 

赖声川小档案
出生:一九五四年生于美国华盛顿
学历: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
创作:被全球媒体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曾两度荣获台湾「国家文艺奖」。二十九岁开始剧场创作,至今编导舞台剧二十七部,包括《如梦之梦》、《暗恋桃花源》、《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我们一家都是人》等。
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

他是剧场导演、创意大师、旅行家,也是佛法使者,留着络腮胡与一头长发的赖声川很阳光,粗犷的胡子掩藏着一颗细致的心,七十年代嬉皮风格,早已深深种进了他的骨髓。

有了台湾认同

赖声川跟着外交官的父亲,在美国华府出生,后来搬到西雅图;直到十二岁回台湾。在美国读小学,轻松愉快地念,也念得是永远得A的资优生。有一天老师带他到高一年级去上课,就这样跳了级。
 
没想到,回台湾后,资优生成了留级生:「国外教育很活泼,回台北念初中,穿卡其制服、剃平头,天没亮起床赶公交车,我的世界一下子由彩色变成了黑白。」他说:「本来父亲计划回台湾三年,以为接着就会外调其它国家,没想到回来两年他就去世了。从此他给我的人生规画完全变了。」
 
父亲去世后,他留在台湾,从中学读到大学,有了台湾的认同,这体会与认同讲了很多年:「我是从小吃热狗、看NBA长大的,认同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问题。我这个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深入骨子里,连说梦话都一半英文,一半中文。」
 
赖声川是外交人员子弟,经常换环境、学新语言,观察不同的文化。很多经常转换环境的孩子,长大会有迷失:可以在任何环境生存,但却不觉得自己属于任何文化,而是漂浮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因为认同的关系,我一九七八年再去美国念书,毕业选择回台湾,变成很自然的事。」
 
追求自由彼此尊重
 
回台湾成立表演工作坊,一路行来,二十载岁月匆匆而过,二十年前「客厅即排练场」,二十年后,总算有了独立的办公室及排练场,他和丁乃竺的生活方式却并未改变,在剧团是工作,回到家里还是工作。
 
尤其,这阵子忙翻译,赖声川、丁乃竺各自不同楼层的房间「关禁闭」,都得靠电话联络。赖声川遇到佛法问题,一通电话请教老婆如何表述;丁乃竺有翻译问题,也是一通电话打给老公,斟酌如何用字。赖声川说,真像回到读研究所的日子。
 
于是,赖家明明四口人,包括两个女儿梵耘与仙耘,这阵子却似无人在家般的静默。夫妻两人爬格子忙,而刚跟随佛爷从国外修行回来的大女儿梵耘,也关在房间里「做功课」,并告诉老爸「嘘!」,因为她这阵子禁语,要少说些话。
 
这就是赖家目前的生活,追求自由,彼此尊重。正如摆放在客厅的椅子一样,丁乃竺说,几张椅子全不成套,来自不同的国度,各拥风格。因为,她和赖声川认为,每个客人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彼此需要对话;当然,客厅的椅子也要对话。
 
创意教学并不完整

前几年,他在印度菩提迦叶,佛陀证悟的地方,参加一次佛法研习会,在那充满创意的地方,突然对这问题有一种新的体认。他感到,现在创意教育都在创意的场域中进行,但太多跟创意有关的学习必须在艺术以外的场域中发生才对。他发现,当今创意教学并不完整,一直忽略了一大块不应当忽略的范围,不只台湾,国外也一样。
 
当时的心得是:创意固然神秘,「只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它的零件,就有可能掌握它、学习它。」

被全球媒体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这位高人,在余秋雨看来,他所发挥创意是一种有迹可循的心灵过程,没有创意的剧场是一个让人极其疲倦的视听泥潭,没有创意的著作是一堆处处似曾相识却又毫无亲切感的文化垃圾,没有创意的人生是一串由仿效、无聊、失落组合而成的重复岁月。

创意「高手」赖声川以多年的实践和修练告诉人们,经过一系列有效的训练,很多人都有可能进入源源不断的创意状态。

 

文章出处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