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握自我创造的契机

(2014-07-13 07:25:22)
标签:

契机

勇气

万物之灵

难关

虚无

分类: 哲学.人生

    面对虚无而深感焦虑,这是现代人最大的挑战。身为万物之灵,我们要如何通过这个难关?首先要激发「勇气」,即使旁边就是绝望的深渊,我们也不轻言放弃。勇气有各种类型,如形体的、道德的、社会的等等,但是在根本上它必须是「创造的」,就是运用一切资源,开创新的未来。


  罗洛( Rollo May )界定了上述出发点,接着要如何走完全程呢?他的焦点置于「创造力」上,负责示范的自然是艺术家了。艺术家的条件是「以直接当下的途径,展现新形式与新象征」。形式与象征之「新」,是为了瓦解我们对「真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麻木状态。艺术家代表人类的良心,即是此意;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努力「冶炼出人类未曾受造的良心」。


  因此,我们所要创造或开创的未来,首先就是我们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人都得向艺术家学习。艺术家的创造力来自他们与世界的「遭遇」,这种遭遇是强烈而深刻的,甚至抵达忘我合一的程度。虽然结局看似美好,而过程则充满了痛苦与煎熬。何以如此?因为在走到最后一步之前,「对虚无的焦虑」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要跨越意识的领域,向着潜意识深处探险;也因为在「认识自己」之后,接着就须改造自己。


  画家贾可梅迪( Giacometti )坐在咖啡馆的角落,「双眼瞪着一个没有慰藉会出现的虚空,饱受没有希望化解的分裂所折磨」,这是他创作过程的剪影之一。科学家潘卡雷( Poincarѐ )在获得研究成果之后,说出心声:「种种努力并非如我们所想那般毫无作用;它们启动了潜意识的机器,若无这些努力,这部机器动弹不得,也产生不了任何东西。」


  若要创造,就须恢复完整的人性:让意识与潜意识合作,允许痛苦与快乐并存,并且在享受群居生活时也要珍惜孤独的机会。人生的本质就是处于「张力」或紧张状态中,进而由此不断创新。避开张力,无异于放弃创新,也无异于遗忘人的存在特质。


  创造的具体成果是获得某种「洞见」。洞见出现时,周围的一切顿时充满活泼的生机,整个人的知觉变得出奇地灵敏,而辛勤构思的内容也以「完型」姿态展示出来,显得十分「优雅」。此时心中所有的是满意与喜悦,好像亲自参与了上帝创世的伟大工程。我们不妨收敛眼光,看看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到底有多少是出于类似的创造力量?


  对西方学者来说,希腊神话是取之不尽的宝藏。罗洛梅以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为象征,阐释了艺术家的角色与使命;进而更以阿波罗( Apollo )为核心,描述戴尔菲( Delphi )神谕如何做为古代希腊人的心理治疗师。他的用意是要提醒我们不必过度担心,因为除了历代(尤其是当代)的艺术家可以伸出援手之外,神话世界的丰富内涵更等着我们去学习与领悟。


  从认识自己走向创造自己时,需要的是热情与形式。热情代表活力,有如源源不绝的流水;形式代表限制,有如河的两岸,使流水汇聚成河而不至于泛滥成灾,更不至于在俗世的艳阳下很快就蒸发掉了。这是对生命张力的另一种描写。

把握自我创造的契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无为的妙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