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怀的真谛

(2014-05-22 06:35:01)
标签:

后果

真谛

对象

文化

分类: 哲学.人生

人的生命如一浩然长流,无时无地不充满变化的可能。

任何可能性都必须透过人的选择,才能成为事实。

选择表明了态度,态度即是价值取向。

 

俗谚有云:「说一丈不如行一尺。」

因为行动需要意志的配合,需要情感的配合,也需要手脚的配合。

 

快乐不能是一个目的。目的是人追求的对象,

假使以快乐为对象而追求之,则未达快乐时的过程将成为痛苦。

 

伊比鸠鲁强调持久的快乐——

能使身体免于痛苦,灵魂免于困或的快乐。

积极来说,就是追求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教育本身即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造人、造士的艺术。

人格的塑成有赖于教育,亦即教育自己塑成理想的自我。

 

善于掌握教育的力量,则可以轻易形成民主政治的稳固基础。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是廉价的国防」,其意亦近于此。

 

教育的功能不仅在教人知道「如何」生活,

还要教人知道「为何」生活。

 

你若想了解一个人的人生观,最好的办法是看看他究竟关怀什么。

人的关怀可能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但是他的终极关怀却只能有一个——

即使有两个以上,则难免恓恓惶惶、不知所从。

 

我在关怀时,发觉关怀的对象与我之间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它既是我的生命所系念的一个部分,又是独立自存的一个个体。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告诉我们:关怀不是占有,也不是依赖,而是一种彼此呼应的过程。

 

关怀一个人,就是帮助他成长;

让他懂得关心自身以外的某人或某事,鼓励他找寻或创造自身能够照料的事务,

更要提醒他关心自己,实践自己的期许,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善意并不保证一个人了解对方的需要,以及懂得如何适当响应这些需要;

温情本身若是漫无节制,也容易沦为溺爱,造成「爱之适足以害之」的后果。

关怀的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我期许
后一篇:三纲五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