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安思危」(以小畜卦与履卦为例)

(2012-09-01 06:42:13)
标签:

小畜

文化

分类: 易经

本文将依现行易经版本六十四卦的顺序,选出其中四组八个卦来验证此一「居安思危」的智慧。这四组中,有两组是互为覆卦的,有两组则只是相续的,但每一组皆彰显了同样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今日生活富裕的人们而言,实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小畜卦与履卦

小畜卦(风天小畜,第九卦)与履卦(天泽履,第十卦),两者为一组覆卦。

小畜卦顾名思义是「以小畜大」。阳爻称大,阴爻称小,在五阳一阴的格局中,一阴为主爻,并且位居六四而当位,所以能够以小畜大。根据易经重复象征与多重联想的模式,取名「小畜」,转而成为「小有积蓄」。既然只是小有积蓄,就还不能大有作为。下上巽是风在天上,尚未云行雨施,所以卦辞说:「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依后天八卦的位置,在西北,并且为天为郊;巽在西,并且为风;所以说「自我西郊」,风从西边的郊野飘聚过去。

〈大象〉的建议是「君子以懿文德」,君子要美化自己的文采与道德。人在赚了钱而小有积蓄时,怎能不「懿文德」?

再看六爻。初九本身当位,在而有动能,又与六四主爻正应,所以爻辞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它循着正路回来,不会有灾难而吉祥。九二「牵复,吉。」它位居中间,由初九牵引回来,也是吉祥。九三的麻烦较大,因为它被六四所乘,又直接面对上巽,巽为多白眼,形成「舆说(脱)辐,夫妻反目」。既不能率领下(为男)往上,又居巽(为女)之下,一筹莫展。由此可知,想小有积蓄,要靠女性持家,男性则须有所收敛,不可仗恃己力而盲目前进。

六四为本卦主爻,其爻辞说:「有孚,血出惕出,无咎。」六四有互离,离为戈兵,使人戒惧;又有互兑,兑为毁折,可能见血。幸好六四当位而上有九五可依,只要有诚信,就不必过虑,可以避开流血并走出戒惧,没有灾难。九五既中且正,又有六四支持,所以是「有孚挛如,富以其邻。」两者密切合作,形成上巽的好结果:近利市三倍。上九爻辞说:「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既望,君子征凶。」从卦辞的「密云不雨」到上九的「既雨既处」,可知最后已经下雨(有了资源)而可以安居,这时应该推崇德行。如果妇女因为小畜有功而维持主爻的强势作风,就会有危险。至于「月既望」,是指巽卦在先天八卦图中与月圆月缺配合时所代表的农历每月十六日。月圆则缺,必须谨慎。君子应该「懿文德」而不可贸然前进。

接着上场的是履卦。「履」字顾名思义是鞋,引申为穿鞋走路,意即行走在人间,其卦象为「天泽履」,也是五阳一阴的组合,但阴爻在六三,不当位而面对五阳,所以必须格外小心。卦辞是「履虎尾,不咥人,亨。」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不咬人。在这种凶险情况下,为何可以平安?〈序卦〉说:「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原来行走人间的首要表现是礼。许慎《说文解字》谈到「礼」时说:「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与履互为表里,相互为训,用意清楚。

〈大象〉说:「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天原本在上,泽在下而安静,两者秩序井然而百姓心意可得安定,这些都是「依礼而行」的成效。

再看六爻,初九说:「素履,往无咎。」初九原在足的位置,初与二又属地,所以按平日方式走路,前往而没有灾难。九二说:「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九二位居中爻,所走的路平坦宽阔。「幽人」是因下卦兑为泽,是泽中之人;又因兑为毁折,互离为目,成为视觉不良的幽人,但守住中位仍可吉祥。

六三为主爻,问题不小。爻辞说:「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六三在兑,兑为毁折;又有互离为目与互巽为股,是为「眇能视,跛能履」。这是力有未逮而缺点明显。至于「履虎尾」所指为何?由于九四亦有「履虎尾」,因此以上为虎而其下为尾,较为合理。六三不当位,未能循礼而行,所以出现「咥人,凶」的后果。六三以阴居阳,坐立不安,但有上九正应而心生幻想,若是爻变成互,则自以为是刚强的「武人」,可以担任大君,这也正是取祸之途。

九四说:「履虎尾,愬愬,终吉。」「愬愬」为戒慎恐惧,并且九四已至上,可保无虞。九五是「夬履,贞厉。」刚决履行,忽略礼让而太过强势,虽正亦危。上九说:「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审视走过的路,考察吉凶祸福,记取教训而中规中矩,如此返回则为元吉。六十四卦中,上九元吉者仅此一卦。这种理想结局得自依礼而行的原则。

从小畜卦进展到履卦,可以验证《管子牧民》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也符合孔子「富而好礼」(《论语学而》)的观点。像「履虎尾」一语,不是在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吗?(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