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谈孟子》
(2012-06-29 05:23:01)
标签:
真诚文化 |
分类: 儒家 |
学习儒家,不能错过《孟子》。
代表孔子思想的是《论语》,但是《论语》像是格言录,言简意赅,文句缺乏前后脉络,让人不易明白孔子思想的全貌以及背后的理论依据。如果念《论语》时只参考朱熹的注解,情况就更复杂了,因为你很可能只学到朱子的观点。
孟子上距孔子一百多年,他不仅「温故而知新」,并且发挥创见,「深造之以道」,领悟得既正确又深刻,还能接着表达孔子思想在各方面的应用,使儒家形成完备的哲学体系。
孟子的最大贡献在于说明人性的真相。他使用生动的比喻,如「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兽之走圹」,带着我们领悟人性的动态力量,而这种动力的前提是真诚。不诚则只能计较利害,真诚则实践仁义的力量由内而发。人由此走向君子之道,并且常在喜悦之中,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人需要受教育,更需要认真修养,否则人性未能伸展,向善之力也无法成就伟业。孟子用心分辨了「人与禽兽」,「义与利」,「王与霸」之间的差别。他也详述了人生六层境界,最高的是「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是人类的最高尊严与价值。由此可知,《孟子》一书是不容错过及误读的。
前一篇:有趣的诡辩
后一篇:2012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