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快乐<孟子的智慧>序言

标签:
孟子智慧百家讲坛文化 |
分类: 儒家 |

孟子所著的《孟子》一书,和《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之书。孔子被儒家尊为圣人,而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他为什么能够继承和完善孔子的思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百家讲坛特别邀请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6月2--10日播出敬请关注。
首播时间:CCTV-10 周一至周日 12:45
回放时间次日 6:40
中华书局2009年6月出版. 定价:20元
2009年6月6日上午10:00-12:00《孟子的智慧》新书首发式暨签售会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
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主讲孟子时,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绍这位古代哲人的伟大贡献。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