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川孩子的深度对话(二)
(2009-05-22 08:17:41)
标签:
死亡教育天堂地獄 |
分类: 讲演录 |
〖提问6〗傅教授,你好,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磨难可以磨砺我们的耐心,恒心和静心;有一句话大家都听过,大干出大练,大练出辉煌。我觉得从古代到今天,从古人到今人,对磨难真的有不同的理解,对磨难的理解,我们都不是很深刻,请你来解释一下。
〖回应〗很好,有关磨难的问题,是指受苦受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这边要了解,人的苦难有两种,一种是外面可以见到的天灾人祸;一种是内心的苦难。各位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开第二种苦难。我们平常过年的时候都祝福别人心想事成,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人心想事成,代表什么?每一个人都在受苦啊。所以你要了解,磨难是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即使你今天没有外在的磨难,一辈子平安顺利,你内心仍然有各种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所以你对磨难要有正面的态度,把它当做生命的一部分,不要害怕它,因为磨难,我可以成长,我可以更加努力奋斗。
〖提问7〗傅教授你好,你说过男主角对女主角说:「爱我少一点,请爱我久一点」。我想问的是,我们经过大灾大难,我们失去过亲人,我们乞求,我们现在连想念都是一种奢望,我们怎样乞求他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反过来说,爱是相对的,我们也应该爱他们,可是我们拿什么去爱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说:「没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地狱」,那我想问的是: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天堂吗?如果这样定义的话,我觉得有些…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只要有希望,他就在天堂,那他没有努力,是否糟蹋了天堂呢?
〖回应〗好的,这个同学问的问题很有逻辑性。我先讲第二个问题,我们要知道什么叫逻辑,我说一下,没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地狱,并不代表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天堂,逻辑推论只能告诉你,没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地狱,地狱是没有希望的地方。有希望的地方只能说它不是地狱,不是地狱并不等于是天堂,所以这样讲的话,逻辑上就比较清楚了。
〖提问8〗傅教授,你好。你谈人生,而死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你是否能够阐述一下你对死亡的见解?
〖回应〗好的。我现在只是简单介绍哲学家对死亡的四个看法,第一个我要介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家,他是在七十岁的时候被冤枉,被判了死刑,服毒死了。他的学生劝他逃狱,他不肯逃狱。学生问他为什么?他说死亡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人的死亡就像睡觉不做梦,一路睡下去。平常你睡觉的时候没有做梦,会觉得睡觉质量很好,如果做很多梦,就睡得不太舒服。死亡是什么?死亡就是一路睡觉,不再做梦了,那死亡是好事不是坏事啊。
〖提问9〗傅教授,我想请问一下,就是如果觉得人生无意义,应该怎么办呢?谢谢。
〖回应〗好,这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应该怎么办呢?我先说明一下,应该怎么去寻找人生的意义。第一个,有工作可以做。你每天早上起来,知道要上学,这个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为什么?因为你有一个目标,但你恐怕想着:我不喜欢上学,上学无意义。那怎么办呢?就要转到第二个,有人可以关怀。你到学校来念书,不太开心,那看到同学呢?你不要只看到人生的灰暗的一面,你要经常想到人生也有欢乐的一面,你念书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和同学们来往还是很有意思啊。所以我们思考人生问题一定要有整体观,不要只看某一方面,不要只看某一个挫折,某一个委屈,而要设法全面都看。所以第一个,有工作可以做,包括有书可以念;第二个,有人可以关怀。就算是前面两个都没有,最后一个是什么呢?有苦可以受。有苦可以受,人生也有意义呀。为什么?要测量一下你到底有多少能耐可以接受考验,能够撑过痛苦的检验,这个生命才能发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