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的方法---意:求善

(2008-06-25 15:21:24)
标签:

爱弥儿

卢梭

眸子

午觉

康德

杂谈

分类: 心理励志

本文选自《傅佩荣心灵关怀作品集》

成长的方法

(此文接2008年6月18日的博客    成长的方法---情:求美   

 

意:求善

  第三,意志方面。意志代表选择,是在思考之后要付诸行动的。我们很容易养成某些生活习惯。所谓意志,抽象方面很难讲,但是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慢慢形成某些习惯。连大哲学家也难免,康德每天下午三点半一定要出门散步。这个习惯准确到什么程度呢?他一出门,城里的人就对表,一定是三点半。如果表上指针不是三点半,一定是表错了,而不是康德弄错了。康德活到八十岁没有结婚,还会弄错什么?他每天准时三点半出门散步,但是有两次没有出门。第二次没有出门是因为过世了,永远不出来了;第一次没有出门是因为刚买到卢梭写的《爱弥儿》,过了三点半而忘记出门。为什么忘记呢?卢梭这本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康德后来解释说:“我想知道一个人主张无神论,怎么还能主张爱?”一个人不信上帝,怎么去爱别人呢?卢梭宣称自己是自然主义者,不信神。他写《爱弥儿》,强调幼儿教育,亦即如何对幼儿施行爱的教育。但是卢梭把自己的小孩放在孤儿院,自己在家里写《爱弥儿》。康德觉得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写这本书又有什么用呢?

  同样,我们在生活里也形成许多习惯。有的习惯无伤大雅,像散步对健康就颇有帮助。有的习惯比较麻烦,譬如睡午觉,有的中国人到美国去开工厂,老板和主要负责人是中国人,大家都有睡午觉的习惯;美国人本来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因为在中国人经营的公司做事,所以被迫在中午十二点到二点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大家都要睡午觉。这种习惯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另外,也有一些生活上的习惯,譬如:有些人坐车一定要坐什么位子;有些人有洁癖;有些人说话时有口头禅。这些都是在生活上经常选择所形成的。所以,意志方面要想自我成长,就须勇于突破习惯。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富有挑战性。想想看自己习惯穿什么样的鞋子、衣服?习惯跟哪些人讲些什么样的话?这些都是习惯,你能不能突破呢?如果不能突破,对自己来讲,就好像牢笼一样。你习惯住在这个牢笼中,不能脱离。这有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你会问:“我现在突破自己的习惯,到底又要往哪一方面发展呢?”意志所关联的是什么?当然是道德。但是,谈到道德,大家都知道,人的道德哪里有完美的呢?我们如何达到一个理想的标准呢?你一旦去实践,就会觉得还不够,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在道德方面没有人可以宣称他已经达到完美境界了。

  一个人在意志方面要设法磨练,日进其德。《易传》里说:“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顺以从君子。”意思是说:大人的道德表现像老虎一样,色彩斑斓;其次是君子,色彩和豹一样漂亮;第三等是小人,小人并非坏人,而是普通老百姓,洗心革面跟着君子和大人走。如果培养意志能力,久而久之会产生人格的光辉。只有在道德修养这方面,达到一个境界后,会产生精神的光辉。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一个人胸中正,眸子就亮;胸中不正眸子就浊暗。那么,如果有人得了黄疸病怎么办?其实孟子是要强调内心和外表是合一的,身体和心灵是合一的,决不能妄用二分法,说身体与心灵无关。

在儒家看来,就是人要不断去追求道德的实现,如此人格就会愈见光辉,你在人群中就会产生广大和谐的力量。的确如此。有些人一出现,气氛就愉快;有些人一出现,气氛就紧张,不晓得又有谁会挨骂。所以知、情、意三方面,都可以找到自我成长的方法。因为知、情、意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要把潜能加以实现,看你做的是不是彻底,方向是不是正确。这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挑战。以上谈过为什么生命要求成长?成长的方向何在?以及成长的方法是什么?最后要谈的是有关人生境界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