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问与回答(之一)

(2006-09-11 00:17:12)
分类: 讲演录
(接上文)
 

 

主持人:

    谢谢傅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精采的报告,你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下,算一卦。

 

傅佩荣:

    算一卦要1520分钟,它的过程非常枯燥,我也不知道用说的各位能不能了解。首先有一个问题,占卦一定要有问题,大家都觉得这个问题跟重要,我们应该算一下。我昨天在上海电视台有人说你占一卦,看看上海房价能不能涨,我说这个没有什么好占的,这个一想都知道。所以你一定要有真正的疑惑才能占。

    我给大家看一下,然后再说一下。我们现在手上这是50根竹片,这些竹片没有任何记号。第一个拿出一根放外面不动,这个代表太极,第二个剩下49根就是中间分一半,分一半之后就有左面和右面,我们习惯用右手算,你就把左面拿一根放在手上,然后开始用四来算。算到最后一定会剩下14根,注意四要拿掉,所以我第一次算一下,后面都是重复的。比如说我们先算这个,正好多四根,多四根一起拿掉,不能说四个是零我们就不拿。最后剩几根不一定,可能是一二三四。这边就不要拿一根了,这边直接算,这个又是四,那么就把这四根拿掉。然后把剩下的合在一起随便分开,左面拿出来一根再四根数,然后再把剩下的合在一起再拿出来,三次之后得到了一个初爻,它可能有四个数字,剩下的用四来除,看剩下有几组,剩下的竹签只可能是六或七或八或九,不可能有别的数字。六和八是阴爻,七和九是阳爻,六、九要变,七和八不变,六是老阴,九是老阳。什么叫变呢?就是先把本卦六爻算出来,这个就是本卦,但是旁边有六、七、八、九这四个数字,六是阴爻要变成阳爻,九是阳爻要变成阴爻,这样你就得到一个新卦了。你算这个事情要不要结婚,本卦是这样的,后面发展怎么样是支卦。我们先看这两个卦的换算,这是一个大的格局。这个看完就要问他到底是什么爻。如果你变了爻只有一个,比如说九二变六二,一个爻变了,你就要看本卦是什么。如果有两个爻变的话,变了之后就要看两个爻是什么,这个要以上爻为主。三个爻变的话,你就要看本卦和支卦,但是以本卦为主。如果四个爻变化的话,那么你就要看没有变的两个爻怎么说,五个爻变的话,那就看那个没有变的爻。这样你就知道我算的问题它的卦是什么意思,两个卦了解之后看是什么爻。我刚才只是演练第一次,你要这样算18次,算完之后就有一个卦,你就要去解卦。

    有人问说今天的不准,明天再算一次是不是可以了。你要算头一个问题,一般都要三个月,因为三个月是一个季节,代表节气变了,恐怕运气也转了,各种条件也变化了。所以不要说上午算不准,下午算可能比较准,这样是不行的。

 

提问:

    非常感谢可以听到您的讲座。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刚才你提到中西方很多智慧上的东西是相通的,之前我有听过一种说法,易经最终就是四卦,比如说现在的DNA的研究,DNA的组合也是64,人们就在推想,中国古人的智慧已经达到那么高的水平了,就有这种猜想。您这边对易经也有很多研究,有没有一些想法,这个智慧是不是当时的人所创造出来的,还是说突破我们现在狭隘的思维,是很久远的人创造出来的?

 

傅佩荣: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易经里面像64卦所展现出来的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对应到人的世界上各种变化的情况,它是一个根源性的思考模式,就是非常机缘的思考模式。但是后代比较复杂,整个汉代学者大部分就是把易经的东西和别的东西混在一起,比如说阴阳五行就比较怪,如果阴阳与五行配合起来就比较热闹。汉代的基本思维是天人相应,这里面就有很多牵强附会。但是从这里不能否认,医学直接跟我们生命有关系的,它受易经很多启发,古时候风水的观念都可以慢慢流传下来,所以易经是一个根源的智慧,这个智慧有无限开发的潜能。因为这个是祖先看到的根本的东西,我们汉朝有一些转接,这个转接就让人觉得比较神秘了。

    你刚才说DNA64位组合,这个我不知道,我觉得还不至于到那个神秘的程度。

 

提问:

    很荣幸聆听您的讲演,您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我有一个传统的疑惑,人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傅佩荣:

    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做思考,但是它不可能有明确答案。有答案的是宗教界。我们哲学就是对人们的经验作全面的反省,但是必须是经验,我能经验到人出生以后,人出生以前经验不到,死后也经验不到。比如说,我以哲学家的立场来说,我只能问一个问题,人死之后还有没有所谓的灵魂存在。为什么要问呢?因为假设人死了没有任何灵魂存在的可能性,人死了就是虚无性的话,那么人生就没有意义。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今天的生活无法理解。在坐很多人跟我一样,因为我们社科院饱学知识很多,很多人戴眼镜,眼睛都搞坏了,头发掉光了,请问我们这一生为了什么,我们这一生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何必过这么辛苦的日子,我们大可以过的轻松一点。这个就是虚无主义,所以整个易经的思想来讲我们不至于走上那条路,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人死了之后肯定有东西存在,如果人死之后完全什么没有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意义了。

    有一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他是重要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讲了一句话很中肯,他说根据我了解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给你两个选择,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他说人死之后有灵魂比较合理,因为有很多行为都是相信人死之后有灵魂存在,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表现。这种看法我觉得比较合理,即使你觉得人死之后什么都没有,但是你生活还是如此活着,好像人死之后有某种东西存在一样。比如说我们纪念祖先,还有人死留名,这个也是一种想法,但是这个属于宗教性的问题,这个我没有办法回答。我只能在哲学上提出一个假设,人死之后没有东西存在的话,那么人生的一切就不能理解了。

 

提问:

    我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易经产生很久了,它的问题现代人都很难理解,它的文章和论语、孙子兵法有点不一样。论语和孙子兵法都可以看懂,易经看不懂,就有人怀疑过这个易经到底是怎么样来的,好像古代人智慧怎么这样高于我们现代人。

 

傅佩荣:

    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专业。他说古代的智慧怎么这么高,别的都可以看懂,就易经看不懂。你可以这样想,周文王把卦义写出来。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古代的世界它的文字还没有很流行、没有出现的时候,人活在世界上靠经验的累计,靠口说的智慧传下来的,对生活的体验绝对比我们深化,现在我们生活的体验有一半是看书过来的,所以不真切。古时候人没有书可以看,所以每天就实际落实在生活里面的具体情况,所以周文王的字很难懂,现在专家已经把这个字解出来,这个不是很困难,我们只能说智慧非常深刻,文字叙述越多说明讲得越少,文字越少,发挥的余地越大。我们现在大致可以看懂,只有少数几句很难了解意思。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