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源流

(2006-08-03 16:01:54)
分类: 儒家

 

《论语》源流
——《傅佩荣解读论语》导读之一
 
      《论语》是环绕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记录。当时的学生各有所记,再经整理编辑而成。秦始皇焚书之后,原始版本已不可考,流传于世的有鲁人的《鲁论》、齐人的《齐论》以及得自孔子古宅夹墙中的《古论》。三论内容互有出入,汉代张禹综合前二者编定的版本得以通行,后有郑玄包含各家之注的版本最受重视。魏朝何晏博采众说,撰《论语集解》,再经梁朝皇侃为之《义疏》以及宋朝邢为之《疏》。现在足以代表汉魏时期研究心得的即是此一注疏版。南宋朱熹撰《论语集注》,综合宋代学者的见解,并以本身哲理贯穿其中,为元明以来科举取士之版本,几乎为人人必读之书。及至清代,学风偏重考据,学者研究成果可以由刘宝楠所撰《论语正义》为代表。民国以来,程树德所撰《论语集释》参考历代四百多家注解,写成二百万言,堪称最为完备。可惜一般读者对此不免望洋兴叹。稍后,既有学术依据又有白话解说的,则是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与钱穆的《论语新解》值得参考。然此二书自撰写至今也近四十年了。本书作者二十年来研读上述各书并参酌《论语会笺》(竹添光鸿所撰,综合日本学者的心得)以及几种英译本(如理雅各、辜鸿铭、刘殿爵所译者),然后才敢鼓起勇气为之解读,希望能以清晰流利的白话与完整连贯的系统,呈现《论语》的永恒意蕴,提供新世纪的读者一部较为理想的《论语》读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