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籲 書
(2012-06-20 07:08:07)
标签:
汉字日 |
關於請求兩岸四地當局和海內外同胞及社會團體
為推動在農暦榖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以弘揚中華文化的
呼
第十五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已於2012年6月16—17日在上海舉行,來自海內外的70多位學者專家參加了會議。他們之中有來自祖國大江南北以及西藏、新疆、內蒙的漢字教育、書同文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支持書同文的朋友,有來自韓國、美國、加拿大和香港、臺灣的華語文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非洲、澳洲的朋友發來了論文或賀信、賀電。自1997年發起民間的書同文研究以來,迄今已有來自海內外500餘位贊同、支持、參與書同文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正是由於大家的積極參與和無私奉獻,書同文研究才能在十多年的時間裏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才能得到五大洲朋友和兩岸四地同胞的贊同和支持。
此次會議經過熱烈而認真的討論,決定向兩岸四地當局和海內外同胞及社會團體發出《為推動在農暦榖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以弘揚中華文化的呼籲書》。其理由如下:
我們認為:漢字爲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爲中華文明和文化的傳承、傳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在我們看來,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之一,就是我們所創造的漢字。近年來,在北京兩會上,先後多次提出了有關弘揚漢字傳統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書同文字的提案,受到了海內外的關註。與此同時,一些學者提出建議:將“穀雨日”設爲中國“漢字日”,以紀念中華民族傳說中的的人文始祖倉頡。許久以來,我們從南到北申報了那麼多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産”,似乎忘掉了最偉大的一項,那就是中國的漢字。
新西蘭和中國的學者在2009年7月18日於秦皇島市召開的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會主辦的中國第十二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上聯署正式向海內外同胞提出倡議:在“穀雨”設立“中華漢字節”。得到了來自北京、上海、安徽、浙江、四川、河北、遼寧、黑龍江、陜西、湖北、山東和香港、臺灣等十三個省、市、地區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及俄羅斯等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和各界朋友的贊同。爲了更好地符合全世界中國人的共同心願,我們建議把“中國漢字節”改稱爲“中華漢字節”,時間設在歷史傳說中紀念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農曆“穀雨”日。上海《炎黃子孫》全文刊登了這個倡議。
2011年4月19--20日,在陜西白水舉行了由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和陜西倉頡文化研究會、新西蘭中國書法家協會、漢字網等聯合主辦、由陜西省白水縣政府承辦的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字節”籌備工作會議,會議決定在白水倉頡廟建立“中華漢字節”的倡議紀念碑。4月20日(穀雨)上午舉行了隆重的倉頡穀雨祭典,舉行“中華漢字節倡議紀念碑”揭碑儀式。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字節”籌備工作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創建“中華漢字節”的決議,並建議在各大網站和各地媒體同時發表這一消息,向全世界的炎黃子孫徵求意見和聯署簽名。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以及社會團體聯署贊同在農曆穀雨設立“中華漢字節”,以推動兩岸當局共同認定這一倡議,爲了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作出新的貢獻!海內外一百多家媒體和網絡報道了這一盛況。
為紀念發表設立“中華漢字節”倡議三周年,參加第15次書同文研討會的來自祖國大江南北、西藏、新疆、内蒙古、香港、臺灣和美國、韓國、加拿大等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情支持、積極推動正式設立“中華漢字節”,並向兩岸四地當局和海內外同胞及社會團體發出《為推動在農暦榖雨日設立“中華漢字節”以弘揚中華文化的呼籲書》。
2012年6月17日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