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2012-05-23 08:46:25)
标签:

转载

[转载]青山依旧在 <wbr> <wbr>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转载]青山依旧在 <wbr> <wbr>几度夕阳红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利华先生近日携夫人乔何老师来唐。与曹先生遊览迁西青山关,于大详遗址前留影。


[转载]青山依旧在 <wbr> <wbr>几度夕阳红
于长城残垣处


[转载]青山依旧在 <wbr> <wbr>几度夕阳红
26亿年前的大洋地壳遗址


[转载]青山依旧在 <wbr> <wbr>几度夕阳红
雄浑石崖壁下,水淙淙、草青青…


 

     青山关位于迁西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坐落在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万里长城从此蜿蜒而过,加之古城堡建在山脚平台上,故名青山关。迁西境内长城明代属蓟镇管辖,因地近京师,处长城的战略中心位置,是万里长城建筑最坚固、最雄伟的一镇,是蓟镇总兵府所在地,乾庆二年(公元1568年)经过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后的青山关,更显雄伟壮观。八面峰是唐山境内最高峰,海拔842米,此峰山势险峻陡峭,主峰突出,还有建筑独特的监狱楼、造型独特的七十二券楼。山海关为天下第一关,而青山关水门则是万里长城第一门,是至今长城沿线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门。以山崖为基,基座上砌条石五层,条石上垒方砖五十五行成拱形,虽经四百年战火洗涤,地震摇撼以及山洪奔泻冲刷,它仍巍然屹立。青山关古城堡保存较为完整,南门额上刻有“青山关”三个大字并题有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74年)十月,吉旦创建立”几个字。沿丰董公路南行至金厂峪再东行到大岭寨,可参观被誉为长城第一窑的“左三窑”。这里是迄今发现的长城沿线最大最完整的砖料基地。再往南行到太平寨,能看到一种麻粒古岩,经联合国地质科学研究年代分析协会测算论证,这种紫苏斜长麻粒岩岩龄距今已逾36.7亿年,堪称“岩石鼻祖”。

     青山关邻近明长城的著名关口潘家口、喜峰口,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为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永平时所整修,距今400多年历史。关门上方镌有“青山关”三个大字,至今可辨。青山关城堡在青山关长城环抱之中,是明代戍守青山关的官兵办公、居住的地方,城堡内设有署衙、营房、驿站、马房、兵器库等设施,还建有酒肆、寺庙和民居院落,保存着明代铁罄、擂石、石碾、石磨等文物,是明长城中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城堡。青山关由关口两侧的大青山而得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把守的道路外达塞北草原,内地直抵蓟州镇府三屯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军事重地。关城两侧高山对拱,峰峦叠障,万里长城从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更显得青山关地形险要,气势雄伟,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史料记载,青山关建关后又多次重修,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与蒙古朵颜部在此发生两次战役后,戚继光在原有基础上亲自督修了青山关长城,形成了现有格局。在沟通关内外的要道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山关关口遗址,由三道关墙组成,关口处建有关门和水门,以便通行和通水,关门上长城南北相连,重兵驻守。水门用青砖砌成拱型,虽经数百年霜侵风剥,山洪奔泻,但依然不能改变它的完美造型,是万里长城唯一保存下来的水门。从水门淌出的清流直抵林中尚存的一座古庙,此景如画,惮意幽然。由关口顺长城南上,沿途城墙至今保存完好,长城垛口随山势高低起伏,呈锯齿状,形势别致而壮观。沿线有两座建筑独特的敌楼,一是监狱楼,此楼无门,只在正上方有一眼通气孔,为古代战时囚禁战俘之用。通气孔距地面1丈8尺,四壁光滑,难以攀附,战时擒获的敌人,由孔投入,绝难逃脱;二是七十二券楼,建筑造型在长城上独一无二,此楼由大小七十二拱券结构而成,造型美观坚固,组合巧妙,实属长城建筑的一大奇观。

 

曹利华的BLOG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