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史箴图》
曹利华
《女史箴图》是现在所存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作品最有名的摹本。
《女史箴图》 卷原来就是歌颂古代宫庭妇女的所谓“忠、孝、节、义”言行,供以宣扬儒家的“女德”,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箴言”。限于作者的时代和阶级出身,顾恺之用绘画艺术的手段给予形象的表现,从思想性方面来说,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并加以批判的。
在艺术上,顾恺之注重“传神阿堵”,主张“迁想妙得”,这在《女史箴图》卷中完全可以体会出来。画面上的妇女端庄优美,神情温顺柔和,符合箴言对“女德”的要求,反映了那个社会和人物的本质,表现了封建社会被压迫被束缚的妇女典型优美性格与忘我的高尚精神。从画法上考察:无论从顾恺之的艺术技巧看,还是从东晋时代人物画的成就和风格看,这件作品都很有代表性。和楚帛画、马王堆帛画中的人物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女史箴图》卷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而且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比较成熟地奠定了传统中国画人物造型的基本技法特征。顾恺之的线描,精细绵密而有韧性。画史上称为“春蚕吐丝”或“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也就是属于“高古游丝”描一类。他用这种笔法,不但精确地刻画着人物的神情形态,而且在衣纹服饰的处理上,赋予丝绸质地以轻软流动的感觉,画面上出现的曳地长裙和风吹飘带在空中飞舞,能够使掩盖着的足步现出款款而行的动向,使人物增加了不少生动活泼之气,充分发挥了线描造型的表现了。
《女史箴图》卷中的那一部分山水画,尽管人和山的空间关系还安排得不很协调,但是作为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表现得比较真实。主要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角度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以后山水画表现技法的重要部分。而在这时候已显示了它的优异作用,这可以说明这时山水画的进展。即在六朝顾恺之时代,当山水在画面不是作为人物背景,而是主要表现对象或者是体现绘画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即使这种表现还停滞在比较幼稚的阶段,但已经看到作者为真实表现山水所作的努力与初步获得的成就。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以后才出现了隋唐时代的一些山水画大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