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与美学第一章第三节

(2006-10-09 20:30:35)

国学与美学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周易》对人格美的弘扬

                        曹利华

    《周易》通过八卦形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变化。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前者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后者大约形成于战国后期,前后相距七八百年之久。

    《易经》是一部筮书,主要是64卦和384爻,卦爻各有说明,称“卦辞”、“爻辞”,作为占卦之用。《易经》是奴隶社会由盛渐衰这一转折时期,人类童年对自身命运的关注的必然产物。李镜池在《周易筮辞考》中对《易经》筮问的范围作了如下归纳:行旅(近百条)、战事(八十余条)、享祀( 二十条)、饮食(三十余条)、渔猎(十九条)、牧业(十七条)、婚媾(十八条)、居处、家庭生活(二十余条)、妇孕(三条)、疾病(七条)以及赏罚讼狱(十余条)。从这一不完全的统计来看,《易经》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殷周时期人们笃信龟筮是人类童年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企盼神灵帮助而获得成功的前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列维.施特劳斯对这种巫术活动作过这样的评价:

    巫术思想,即胡伯特和毛斯所说的那种“关于因果律主题的辉煌的变奏曲”,之所以与科学有区别,并不完全是由于对决定论的无知和藐视,而是由于它更执拗、更坚决地要求运动决定论,只不过这种要求按科学观点看来是不可行的和过于草率的。(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页。)

巫术活动中虽然表现了中华初民们的稚浅,但是却表现了他们对人格的“更执拗、更坚决”的自信和乐观。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易经》中标明“吉”之类字样的大约有250多处,而凶之类却只有七八十处,通篇很难见到一个“苦”字和“悲”字。这样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先秦诸子产生过重要影响,孔子就对他的弟子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篇》)但是这种巫术活动“按科学观点来看”毕竟是“不可行的和过于草率的”,因此就美学而言,《易经》只包含着某种美学文化的“胚胎”,而尚未形成有价值的美学思想。

    《周易》中丰富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易传》中。《易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共10篇。以上我们谈到从《易经》发展到《易传》经历了七、八百年的时间,社会形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易传》中我们看到它受到先秦诸子多方面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有的学者认为《易经》到《易传》的发展过程中,孔子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占了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是符合实际的。因此《易传》仍属儒家经典。但是《易传》中道家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它将儒家关注的“仁”道,扩展为对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广泛思考,这样人们就开始从对群体生命的关注深入到对个体生命的关切,从广袤宇宙的运动中,获得个体生命的启示,巫术被排挤到一个很不显眼的地位。对人格美的弘扬成为《易传》的主旋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