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防不胜防
2025-07-24 20:31:42
标签: 枚庸 随感 杂谈 事故 灾害
枚庸
我们常讲,当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各类灾害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总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不可预测的新情况,不免面临“防不胜防”的问题。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近年来极端灾害天气突发性、不确定性、强致灾性特征愈发明显,完全看不清、摸不透它的规律和特点,有时基本是无迹象可寻、无经验可参。
比如这两天,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雨,国家防总已先后对好几个省份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在传统观念里,谁能想到像内蒙古、青海、宁夏这样的地方,通常都是“缺水”,还需要派出工作组在一线协助指导防汛救灾?
当然,河南郑州“7·20”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警示我们不能有“北方旱、南方涝”的惯性思维,至少要有充分的防范应对准备,才可能避免不确定的灾害风险。即使是“天帮忙”,“人努力”也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
就像目前,已出现今年首次三台共舞的格局。第7号台风“范高斯”、第8号台风“朱节草”、第9号台风“罗莎”接连生成。受它们扎堆的共同影响,未来的走向和趋势并不那么容易判断,谁知道会出怎样的“幺蛾子”?
据说,“范高斯”和“竹节草”可能给我省带来较大范围的降雨,部分地区有暴雨。高温少雨已维持一段时间,有的地方旱情显现,江西普遍“盼雨心切”,极易放松警惕、放手不管,甚至有迎接“喜雨”的想法。
其实今天引发我感慨的,不光是自然灾害,主要是安全生产,学生选矿厂遇难的事故消息。昨日上午,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最终导致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听闻消息,不禁深感痛心和惋惜。几名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有为青年,就这般命陨可能从事的产业、投身的事业,背后是家庭至亲的永隔、家族希望的破灭。更遗憾的是,还事发在中国黄金集团旗下的标准化企业。
在我固有的印象中,大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绝对要好于中小微企业,不容易出事尤其是大事。至于事故原因,网传消息错综复杂,暂不可偏信,但无论是隐患没及时发现,还是发现了未及时消除,都是十分不应该的。
清楚地记得,我省去年新余火灾事故发生后,省领导振聋发聩的三连质问,是否到了现场排查隐患,排查了有没有及时发现,发现了为何未彻底整治?“以防为主”不该是一句空话,而应是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的行动指南。
许多事故风险的确难以防控,我们也会用“防不胜防”来形容。不过,与自然灾害比起来,按照“海恩法则”,不少人曾提出“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点,关键是大家的安全理念是否树立、防范措施是否到位。
正如前面说的台风,一旦个别点上迎来短时强降雨,如果防范意识不够强,或者干脆不设防,那么面临突如其来的山洪地质灾害,后果依然不堪设想。
事前预防是源头,生产安全事故也一样,精准辨识、有效管控风险,全面排查、彻底整治隐患,任何环节的失守,都有可能酿成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
“防不胜防”是防不住的无奈结局,前提是必须防、防到位,若是没防好、没有防,一切都是借口和托辞。
写于2025年7月24日夜
随感|防不胜防
枚庸
我们常讲,当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各类灾害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总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不可预测的新情况,不免面临“防不胜防”的问题。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近年来极端灾害天气突发性、不确定性、强致灾性特征愈发明显,完全看不清、摸不透它的规律和特点,有时基本是无迹象可寻、无经验可参。
比如这两天,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雨,国家防总已先后对好几个省份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在传统观念里,谁能想到像内蒙古、青海、宁夏这样的地方,通常都是“缺水”,还需要派出工作组在一线协助指导防汛救灾?
当然,河南郑州“7·20”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警示我们不能有“北方旱、南方涝”的惯性思维,至少要有充分的防范应对准备,才可能避免不确定的灾害风险。即使是“天帮忙”,“人努力”也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
就像目前,已出现今年首次三台共舞的格局。第7号台风“范高斯”、第8号台风“朱节草”、第9号台风“罗莎”接连生成。受它们扎堆的共同影响,未来的走向和趋势并不那么容易判断,谁知道会出怎样的“幺蛾子”?
据说,“范高斯”和“竹节草”可能给我省带来较大范围的降雨,部分地区有暴雨。高温少雨已维持一段时间,有的地方旱情显现,江西普遍“盼雨心切”,极易放松警惕、放手不管,甚至有迎接“喜雨”的想法。
其实今天引发我感慨的,不光是自然灾害,主要是安全生产,学生选矿厂遇难的事故消息。昨日上午,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最终导致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听闻消息,不禁深感痛心和惋惜。几名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有为青年,就这般命陨可能从事的产业、投身的事业,背后是家庭至亲的永隔、家族希望的破灭。更遗憾的是,还事发在中国黄金集团旗下的标准化企业。
在我固有的印象中,大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绝对要好于中小微企业,不容易出事尤其是大事。至于事故原因,网传消息错综复杂,暂不可偏信,但无论是隐患没及时发现,还是发现了未及时消除,都是十分不应该的。
清楚地记得,我省去年新余火灾事故发生后,省领导振聋发聩的三连质问,是否到了现场排查隐患,排查了有没有及时发现,发现了为何未彻底整治?“以防为主”不该是一句空话,而应是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的行动指南。
许多事故风险的确难以防控,我们也会用“防不胜防”来形容。不过,与自然灾害比起来,按照“海恩法则”,不少人曾提出“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点,关键是大家的安全理念是否树立、防范措施是否到位。
正如前面说的台风,一旦个别点上迎来短时强降雨,如果防范意识不够强,或者干脆不设防,那么面临突如其来的山洪地质灾害,后果依然不堪设想。
事前预防是源头,生产安全事故也一样,精准辨识、有效管控风险,全面排查、彻底整治隐患,任何环节的失守,都有可能酿成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
“防不胜防”是防不住的无奈结局,前提是必须防、防到位,若是没防好、没有防,一切都是借口和托辞。
写于2025年7月24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