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庸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的意义是镌刻在灵魂深处,向往的团圆。恰似一盏灯塔,照亮游子归乡的路。
那是阖家围坐、灯火可亲的温暖,是亲情交融、心灵相偎的港湾,是岁月长河中最温情的守望。而甲辰除夕,白天我还坚守在值班岗位,晚上才回去小家欢聚。
自打结婚后,好多年没有回乡过年。开始是夫人怀孕、生女不便远行,随即又赶上不能流动、最艰难的三年。特别是其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位祖辈相继离世。
随着父亲退休来昌,我们这个小家庭全留在南昌生活,日子按部就班,忙碌的工作、琐碎的日常,渐渐填满了生活的缝隙,回乡的动力似乎也慢慢消散。
故乡的影子,逐渐在记忆里模糊。不过去年底,一种莫名的情愫,在心底悄然生长,对小城的思念突然被唤醒。今年春节假期回乡的意愿,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于是我早早便计划着,要回去走走亲戚,看看那些久违重逢的长辈、难得相见的平辈和日渐成长的晚辈。
可临近假期,夫人告诉我,岳父要拍个全家福,她还是想先回趟彭泽老家。这些年我们基本都回了,说实话有些不太情愿,本来假期就短,何况一北一南路途甚远。
转念又想,去年大舅哥刚生完二胎,春节并未回乡,今年早已带着两个孩子归家。家中还有九十四岁的奶奶,去年摔跤做了手术,身体已大不如从前。
如此,更要珍惜能够全家团圆的日子,这点我也感同身受。加上夫人眼中闪烁着期待,自己怎能忍心拒绝?便爽快答应,还想方设法带上了本不愿同行的汐汐。
在老丈人家只准备住一晚,次日就启程返乡。初一到彭泽,匆匆见过夫人舅舅,本打算初二去拜访姑姑和大姨。
没想到,初二清晨刚睡醒起来,夫人就跟我说了个突然的消息,她姑姑去世了。我顿时愣住,也深刻意识到,人生无常,与亲人相聚的时光,是多么弥足珍贵。
这时更加觉得,春节回乡,是格外正确的决定。而遗憾的是,我错过了大年初一晚上,一个上下三代的大聚会。
初二下午,我们便踏上归乡路途。离开江西的东北角,坐上高铁,一路向着赣西南奔去。窗外景色快速闪过,心却早已飘向那片熟悉的土地。
接下来的日子,都是在走亲戚,叔叔、舅舅、姑妈、姨妈……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均是盛宴款待,桌上摆满家乡的美食,亲人们的笑容真挚而热烈。
那味道,瞬间勾起儿时的回忆,大家围坐闲聊,谈天说地,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团圆的幸福。
似乎回到很多年前,每年都是一大家子欢聚的时光,我甚至在某个瞬间,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依然健在,他们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
在小城的两三天,除却吃吃喝喝,自然要随处逛逛,家乡变化却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儿时走过的小巷、玩耍的空地,如今已被“那年·崇义”文化街区取代,曾经的痕迹只能在记忆中找寻。原本沿街的荒地、满树的山坡,此时已成“城市森林空间”,拔地建起了空中玻璃栈道和山间休闲步道。
不禁心生感慨,这座小城记载着我青春少年,最美好的记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曾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可现在的我,仿佛更像个可有可无的过客。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乡久了,真的回来,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小城,永远是我灵魂的归处,却也是再无法回去的过往。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指间流沙,抓不牢、守不住。即便如此,我依然感谢回乡的春节,因为它让我明白。
无论小城如何变迁,根植于心底的亲情始终不会改变,远行漂泊的人,暂有怀念和牵挂的方向。
正月初九,以此文记录短暂的春节假期
写于2025年2月6日午间休息
记录|回乡的春节
枚庸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的意义是镌刻在灵魂深处,向往的团圆。恰似一盏灯塔,照亮游子归乡的路。
那是阖家围坐、灯火可亲的温暖,是亲情交融、心灵相偎的港湾,是岁月长河中最温情的守望。而甲辰除夕,白天我还坚守在值班岗位,晚上才回去小家欢聚。
自打结婚后,好多年没有回乡过年。开始是夫人怀孕、生女不便远行,随即又赶上不能流动、最艰难的三年。特别是其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位祖辈相继离世。
随着父亲退休来昌,我们这个小家庭全留在南昌生活,日子按部就班,忙碌的工作、琐碎的日常,渐渐填满了生活的缝隙,回乡的动力似乎也慢慢消散。
故乡的影子,逐渐在记忆里模糊。不过去年底,一种莫名的情愫,在心底悄然生长,对小城的思念突然被唤醒。今年春节假期回乡的意愿,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于是我早早便计划着,要回去走走亲戚,看看那些久违重逢的长辈、难得相见的平辈和日渐成长的晚辈。
可临近假期,夫人告诉我,岳父要拍个全家福,她还是想先回趟彭泽老家。这些年我们基本都回了,说实话有些不太情愿,本来假期就短,何况一北一南路途甚远。
转念又想,去年大舅哥刚生完二胎,春节并未回乡,今年早已带着两个孩子归家。家中还有九十四岁的奶奶,去年摔跤做了手术,身体已大不如从前。
如此,更要珍惜能够全家团圆的日子,这点我也感同身受。加上夫人眼中闪烁着期待,自己怎能忍心拒绝?便爽快答应,还想方设法带上了本不愿同行的汐汐。
在老丈人家只准备住一晚,次日就启程返乡。初一到彭泽,匆匆见过夫人舅舅,本打算初二去拜访姑姑和大姨。
没想到,初二清晨刚睡醒起来,夫人就跟我说了个突然的消息,她姑姑去世了。我顿时愣住,也深刻意识到,人生无常,与亲人相聚的时光,是多么弥足珍贵。
这时更加觉得,春节回乡,是格外正确的决定。而遗憾的是,我错过了大年初一晚上,一个上下三代的大聚会。
初二下午,我们便踏上归乡路途。离开江西的东北角,坐上高铁,一路向着赣西南奔去。窗外景色快速闪过,心却早已飘向那片熟悉的土地。
接下来的日子,都是在走亲戚,叔叔、舅舅、姑妈、姨妈……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均是盛宴款待,桌上摆满家乡的美食,亲人们的笑容真挚而热烈。
那味道,瞬间勾起儿时的回忆,大家围坐闲聊,谈天说地,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团圆的幸福。
似乎回到很多年前,每年都是一大家子欢聚的时光,我甚至在某个瞬间,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依然健在,他们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
在小城的两三天,除却吃吃喝喝,自然要随处逛逛,家乡变化却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儿时走过的小巷、玩耍的空地,如今已被“那年·崇义”文化街区取代,曾经的痕迹只能在记忆中找寻。原本沿街的荒地、满树的山坡,此时已成“城市森林空间”,拔地建起了空中玻璃栈道和山间休闲步道。
不禁心生感慨,这座小城记载着我青春少年,最美好的记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曾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可现在的我,仿佛更像个可有可无的过客。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乡久了,真的回来,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小城,永远是我灵魂的归处,却也是再无法回去的过往。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指间流沙,抓不牢、守不住。即便如此,我依然感谢回乡的春节,因为它让我明白。
无论小城如何变迁,根植于心底的亲情始终不会改变,远行漂泊的人,暂有怀念和牵挂的方向。
正月初九,以此文记录短暂的春节假期
写于2025年2月6日午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