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怎敢忘却

2024-05-29 17:31:35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历史

枚庸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某位陕西西安的主播街头随机采访,进行有奖问答活动。

问的都是些简单的历史问题,比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我国的全称、国歌、最大的岛屿、导弹之父、杂交水稻之父叫什么,等等。

在我看来,这些基本上应该可以脱口而出,1931、1937、1937、1945、1949、1997、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台湾、钱学森、袁隆平……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接受采访的人,没几个问题能正确回答,尤其有的一个都答不上来。悲哀的是,能大部分答出来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了,而那些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往往都是一脸懵。看到这里,我不由心中涌起感慨,甚至有些感到震惊。

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怎么能够又怎么会忘记呢?像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是我国遭受苦难与奋起抗争的重要标志,唤醒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与斗志;南京大屠杀,成为我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不可遗忘的国耻;新中国的成立,更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是时间记录,也是民族精神的承载与延续。它们既见证着过去,也塑造着现在,更指引着未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兴衰荣辱,正视当下的经验教训,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历史不能忘却,也不敢忘却。如果忘了它们,就如同忘记自己的根,忘记从何而来,为何奋斗?当代的年轻人,如果连基本的历史事件,都模糊不清、不以为然,又如何能真正肩负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其实,更多让我反思的是,为何会出现这般现象,到底是学校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氛围的影响?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历史事件等内容,中学历史、地理相关教材里都有,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或者说是人人都该明白的常识。

可怕的是个别小姑娘,在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后,居然说出“我没学过历史”这样的话,好像不知道答案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我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起来,莫让历史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褪色,因为那是民族的灵魂与根基所在。

我们都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历史,并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学会珍惜现在,进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年轻的我们,对历史要有最起码的尊重,不能忘却,又怎敢忘却?

 

写于2024年5月29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