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枚庸
站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都会变得犹豫不决、踟蹰不前,大抵是来自对未知的恐惧。
不得不承认,我是个害怕作选择的人,那充满的不确定性,让自己变得优柔寡断。相反,我更倾向于逆来顺受,哪怕是“一条道走到黑”,也丝毫不会退缩和畏惧。
很长时间以来,我相信所谓命运论,正如曾在《命运,抑或与命运无关》里说的,“而所有未知的,我相信一切自有安排,他们说,那叫命运。”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时常自我怀疑,也自觉矛盾。既然自有安排,又何必纠结选择。都说“冥冥中自有天意”,却不经意幻想,或许自己也可以主宰。
对于人生选择,我似乎运气并不太好,也真的不擅长,往往想向着一个更美好的愿景,但总是事与愿违。
就像当初,在继续借调厅机关和回原单位任职之间,我毅然选择了水文系统团青工作的岗位。不成想却接过一个烫手的山芋,经历过短暂的沉沦、彷徨和迷惘。
依稀记得某次笔会,宋清海老师说过的话,“什么叫作命运,就是给你一次机会,你依然作出同样的选择!”
如今我愈发明白,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回水文,估计就不会再次借调,接下来省防办的几年,更不可能在机构改革中转隶到应急管理部门,成为现在的自己。
最近又面临一次选择,有人说未必是件坏事,可能这是个机会,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并不太契合时机。
我说过,自己从来不太懂得选择与取舍,习惯了按部就班,难免害怕面对所有的不确定,归根到底是来自心底深处的懦弱,没有舍我其谁、敢闯冲锋的勇气。
如果是个硬性任务,我完全相信,自己一定坚决服从,也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把它完成好。很多时候,我不是个看重结果的人,更多是注重过程的努力与付出。
选择之所以为难,当然有客观因素的制约。前面提到宋老师的话,他也加了个前提,那就是“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处环境必然会影响人的主观意识。
究竟是来自外界的支持和鼓励,还是出于他人的动摇和劝诫,都将可能改变自己作出的选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很难真正看清楚,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很多年前就明白一个道理,“生活是把枷锁,我们穷极一生,努力与尝试,无非在寻找打开它的那把钥匙。只不过我们有时太取巧,以为他人的钥匙是万能的,忘了只有自己的钥匙,才能打开自己的锁。”
人生之路,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坏。许多适合别人的路,也许并不属于你,许多对于他人是机会,对于自己就成为了壁垒。身处混沌之中,有时候宁愿糊涂一点。
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演出,即导即演,从来没有固定的人物走向和最终结局。
可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导演、编剧或许都不是自己。在每次选择之后,我都有些变得患得患失,既有对所谓前路的担心,也有对他人看法的忧虑,陷入一种死循环。
我清楚知道,理想只存在于文字里,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只有在文字世界里,才能构筑属于自己的王国,所以我给自己的标签,是纯粹的文字理想主义者。
好在前两天,偶然看到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贺涵对罗子君说过的话,“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最终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随他去’。”
这个道理,好像我很早就懂。当初《人生·舞台》里就写过,“人生只是一个舞台,道具早已摆好,静静地等待你从上场到谢幕。不管你所演的角色情节,精不精彩、深不深刻,也没有任何舞台,你会是永远的主角。”
想起《边城》里的句子,“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人生没有预设的剧本,走下去就得了,至于未来,其实已不再重要。
写于2023年5月4日
随感|人生没有预设剧本
枚庸
站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都会变得犹豫不决、踟蹰不前,大抵是来自对未知的恐惧。
不得不承认,我是个害怕作选择的人,那充满的不确定性,让自己变得优柔寡断。相反,我更倾向于逆来顺受,哪怕是“一条道走到黑”,也丝毫不会退缩和畏惧。
很长时间以来,我相信所谓命运论,正如曾在《命运,抑或与命运无关》里说的,“而所有未知的,我相信一切自有安排,他们说,那叫命运。”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时常自我怀疑,也自觉矛盾。既然自有安排,又何必纠结选择。都说“冥冥中自有天意”,却不经意幻想,或许自己也可以主宰。
对于人生选择,我似乎运气并不太好,也真的不擅长,往往想向着一个更美好的愿景,但总是事与愿违。
就像当初,在继续借调厅机关和回原单位任职之间,我毅然选择了水文系统团青工作的岗位。不成想却接过一个烫手的山芋,经历过短暂的沉沦、彷徨和迷惘。
依稀记得某次笔会,宋清海老师说过的话,“什么叫作命运,就是给你一次机会,你依然作出同样的选择!”
如今我愈发明白,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回水文,估计就不会再次借调,接下来省防办的几年,更不可能在机构改革中转隶到应急管理部门,成为现在的自己。
最近又面临一次选择,有人说未必是件坏事,可能这是个机会,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并不太契合时机。
我说过,自己从来不太懂得选择与取舍,习惯了按部就班,难免害怕面对所有的不确定,归根到底是来自心底深处的懦弱,没有舍我其谁、敢闯冲锋的勇气。
如果是个硬性任务,我完全相信,自己一定坚决服从,也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把它完成好。很多时候,我不是个看重结果的人,更多是注重过程的努力与付出。
选择之所以为难,当然有客观因素的制约。前面提到宋老师的话,他也加了个前提,那就是“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处环境必然会影响人的主观意识。
究竟是来自外界的支持和鼓励,还是出于他人的动摇和劝诫,都将可能改变自己作出的选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很难真正看清楚,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很多年前就明白一个道理,“生活是把枷锁,我们穷极一生,努力与尝试,无非在寻找打开它的那把钥匙。只不过我们有时太取巧,以为他人的钥匙是万能的,忘了只有自己的钥匙,才能打开自己的锁。”
人生之路,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坏。许多适合别人的路,也许并不属于你,许多对于他人是机会,对于自己就成为了壁垒。身处混沌之中,有时候宁愿糊涂一点。
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演出,即导即演,从来没有固定的人物走向和最终结局。
可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导演、编剧或许都不是自己。在每次选择之后,我都有些变得患得患失,既有对所谓前路的担心,也有对他人看法的忧虑,陷入一种死循环。
我清楚知道,理想只存在于文字里,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只有在文字世界里,才能构筑属于自己的王国,所以我给自己的标签,是纯粹的文字理想主义者。
好在前两天,偶然看到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贺涵对罗子君说过的话,“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最终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随他去’。”
这个道理,好像我很早就懂。当初《人生·舞台》里就写过,“人生只是一个舞台,道具早已摆好,静静地等待你从上场到谢幕。不管你所演的角色情节,精不精彩、深不深刻,也没有任何舞台,你会是永远的主角。”
想起《边城》里的句子,“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人生没有预设的剧本,走下去就得了,至于未来,其实已不再重要。
写于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