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致故亲

2022-08-12 15:50:30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笔 杂谈 中元节

枚庸

“平日时刻念,中元更思亲。城市里没有火烛纸钱,可对过往曾经的思绪,对音容笑貌的回忆,早已随着呼吸。弥散在这日子的,每一方空气里。”

前年的中元节,我写下这样一段话。那一年,外公刚刚故去,也是第一位至亲离开的年份,让“中元”这个节日,在我的生活里有了特殊的意义。

其实自打我记事开始,对中元节就印象深刻,我们通常把它叫做“七月半”,也称“鬼节”。每每在这一天,父母都会带着我回爷爷奶奶家里去。

那时,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住在同一栋楼房,我就先后到楼上楼下,给两边的太祖们烧香焚纸、寄托哀思。通常外公外婆家会在饭前,而爷爷奶奶家在饭后。

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要多摆上两个碗、添上两杯酒。用老人们的话说,这是给太祖们预备的。很多中元节都天降小雨,燃烧的蜡烛和纸钱,把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

烟气熏得眼睛疼,止不住地流泪,加之雨点打在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反正能把思亲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说实话,那时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毕竟,太祖们离我很遥远,除却还见过外婆的母亲,其余都早早离世。如今,我说它的意义已然不同,外公和爷爷先后于前年和去年驾鹤西去,思亲的情就更浓了。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忍不住思挂至亲的两位老人,但遗憾的是,身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无法亲自到他们的坟前祭扫,只能面朝着故乡的方向,表达心中念想。

受环境条件制约,以往思念的火无法在城市点燃,也就没办法给他们“寄”去纸钱。相信他们在天之灵,应该可以原谅晚辈的“不孝”。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晚上我会多斟满一杯酒,敬上已逝的外公和爷爷,告诉他们,我的思念和牵挂。

谨以短短数百字,致我故去的亲人。

写于2022年8月12日,中元节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