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被忘却的纪念(75)
(旧文重编,请即公开发布)
题记: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仍然是两岸骨肉同胞心中那一道深深的痛。

图片:美丽的基隆港
四十年后海峡两岸姐弟才见面
江湖侠客吴仲湛 编辑
(一)立舅给母亲的书信(注:两位长辈现均已作古人)
胞姊:
倾阅此间报纸刊载姊委请吴先生登报找寻弟启事,即电与吴先生联络。获悉玉体康宁,阖家均吉,甚感慰颂。
弟时有思乡之念,惟两地相隔受限制,返乡未能如愿,实深负疚。弟仍操旧业(侠客注:基隆警察局) ,育有一女一男,女现年二十七岁,已于今年四月出阁。男仅十六岁,就读于工专。家居台湾省基隆市东信路,由大陆邮寄函件或打电话,均可达此间家中。
此间初次开放出国观光,得有出国机会,同仁邀请同游马、泰、星、港,定于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八日,观光十二天。二十日上午由新加坡乘机往香港,二十八日下午返台。敢请驾临香港一叙。在港住宿地点,于出发前一个月始能确定,确定时当另行奉告。随邮寄上此间出入境证影本一份,请向公安局申请赴港出入境证。届时再予畅谈,
专此奉恳,敬颂坤祺。
胞弟立伟
九月十九日(1988年)

(二)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出境证
77观地出字第70015287号
纪立X,男,出生日期:民国16年12月05日,照片
籍贯:广东省,役刑:无
出境事由:观光,前往地点:除共产国家暨地区以外之所有国家地区。
发函日期:中华民国77年09月20日
住址:基隆市东信路X巷X号
有效期限:中华民国78年03月19日止

基隆海滨风光
(三)家姐孟芬(注:已作古人)给江湖侠客的书信
妈此次有幸到香港与离别40多年的立舅会晤,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为申请如期与亲人会晤,你哥、妹与我到处奔波,求人说情,费了很多唇舌与钱财,总算达到了目的。可惜立舅在港逗留的时间太短了(11月26日晚9时到达香港,11月28日早飞往台北)。
11月27日晚10点多,我与立舅通了话,他激动得声音都发抖了。他说,几十年来,母亲是他心中的一盏灯,只因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骨肉不能团聚,听说母亲已被批准到香港,他抱病乘专机到香港与亲姐姐会面。他说,一想起这事就想大哭一场。他说,由于行期匆促,没带什么东西,要等四年后,他退休了才能回大陆。我也同时托他去高雄找育才的四兄。
看来国家的政策越来越灵活了,一年来回大陆探亲做生意的就有几百万人次。我与你姐夫打算明年有机会到外面走走,“辈人辈事”,如果不联系,恐怕下辈人都不认识了。啊!几十年就要过去了!
1988年12月30日

台湾海峡的那边
(四)立舅之女给江湖侠客的书信
表兄如晤:
来信已收。得知姑妈近况,念及逝世的父亲,心中真是凄然欲泣。原本上次赴港我要与父同行,但因护照赶办不及才作罢,心中因未能见到姑母及表兄深感遗憾。父亲过逝半年有余,但家母仍然稍一提及就双眼通红。等再过一阵子,我们会回故乡去探望大家。务请姑母保重身体,不要太过悲伤。
移居美国的表姐今年十月要从香港和她的女儿一同赴台参加十月庆典。到时,我想会到家里走走,及父亲坟上祭拜吧!
海峡两岸四十年的分隔,但无法分离中国的传统。父亲在世时常常提及故乡的一些琐事,也常念及二姑母如何护卫他,买鞋子、衣服给他。我们子女也都如同身受般地在脑海里绘忆姑母、表兄姐的模样。父亲虽然走了,但我相信。他一定也会让我们都记得在海的那边有属于我们的根。
又及:现海峡两地可以直通书讯、电讯,不必由港转交了。
民国七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