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古今译赏(29)

叹世
(四块玉)
作者:马致远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今译】
带着野花,拿着村酒,烦恼怎么能来到心头?谁能够骑大马,常吃肉?种两顷田,养一头牛,能吃饱也就满足了。
辅佐国王安邦治国的心,能上天揽云的手,如果命里注定没有就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辛苦地云追求。有几叶绵,一片绸,能够保暖就够了。
带着月光行,披着星星走,独自住旅店,过寒食日,离开家乡又到了凄凉的秋天。妻儿胖了我却瘦了。睡觉时在忧愁,出行时刀在忧愁,直到死了才算到头了。
【作者简介】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元大都(今北京)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元代著名戏曲、杂剧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约始于1264)之前,卒年约在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赏析】
青年时期,马致远也积极入世,虽生不逢世,用违其志,而豪情未减,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二十年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不由发出“困煞中原一布衣”的感叹与牢骚。及至由壮而衰,由衰而老,壮志消磨殆尽,慢慢地连牢骚也没有了,对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几乎全失去热情,力图从宁静恬退的隐士生涯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此曲便是反映马致远的这种塌绪。
(江湖侠客吴仲湛
编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