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卡拉旅游 |
分类: 非尼不可 |
【图1】
之前在自己的微薄里这样写到,很多时候我想说,其实这个国家没有未来,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十年,二十年,这个国度不会有什么变化,依旧被信仰所困,依旧被贫穷所困;唯一不同的是,游人手中的Iphone从4S变成了6S,欧美游人越来越少,中国游人越来越多,而这里也成了另一个云南,缆车也可能延伸到了ABC。
【图2】
老刘说,在尼泊尔这个贫穷至极的国度,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车子是校车……老刘的意思,我想我是懂的,各位看官你们看懂了吗?
【图3】
【图4】
相对比尼泊尔的校车,尼泊尔街头的客车就没那么幸福的,极度的破旧,而且是能装多少是多少。
【图5】
其实,在异国旅行,我喜欢扫街,暴走在大街小巷,特别是当地的菜市场、学校和体育馆,因为在这些地方最能看到这个国家最真实的现状以及最有希望的未来。而正好这一天,雷雷与童小姐约好是扫货,而我和夏哥正好扫街,估计是在ABC的8天没吃没喝没买东西把那两姑娘憋坏了,正好也乐得我的清净。
【图6】
说实话,如果不是我自己拍的照片,我会以后这是非洲的某个国家,因为在我的脑海里,用头顶东西是非洲人的事情,没想到在尼泊尔也是如此。
【图7】
【图8】
【图9】
因为物资匮乏,所以购买力估计也很有限,所以老板娘几乎是昏昏欲睡。
【图10】
为嘛咱国家的校服就那么的难看呢,你看尼泊尔的,多漂亮啊,是不是很像小时候跟你划三八线的同桌的那个她啊?
【图11】
【图12】
原本以后尼泊尔和藏民一样也是不吃鱼的,当然可能也跟具体的种族与信仰有关。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因为博卡拉是徒步天堂,也是休息的中转站,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到来,一方面为当地带来了很多收入,一方面也破坏了当地有限的资源,当然关于这样的辩证关系不是我一个到此一游的人能说得清楚的。
【图18】
【图19】
在尼泊尔,因为生活所迫,做苦力的女人不在少数。
【图20】
用印度一样,尼泊尔也有很多穆斯林。
【图21】
【图22】
在尼泊尔,很多东西都是商贩通过自行车来卖的,行窜在大街小巷,基本也相当于送货上门了。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最原始的称量工具,当然似乎我没看到有人因为缺斤少两与商贩理论,反而在较为发达的中国,称量工具越精细化,为之斤斤计较的人越多。
【图33】
【图34】
也许是受了印度电影的印象,感觉尼泊尔的理发师也是个收入颇丰的职业。
【图35】
极度混乱无序的街头交通。
【图36】
【图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