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郡人陈玉写的《缆夫谣》

(2022-05-25 16:23:50)


读《康熙沂州志》卷八艺文中的百篇诗文,最引人注目的当为明代郡人陈玉写的《缆夫谣》。

缆夫,是在沂河中行船的拉船者,即南方的纤夫。在古代以纤夫为题材的诗较多,较为著名有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第八十三首: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men谷和一种)太仓粟,夜闻邪许(号子声)泪滂沱!

作者从北京返回杭州路过淮浦——今江苏省淮阴市时,看到数以千计的运粮大船,听到万名纤夫的号子声,不胜感慨。诗人说:一条纤绳就要十多个纤夫来拉动它,运河上有上千艘的大船在航行,要费上万纤夫的力量。回顾在北京做官时,也是这种粮食的消费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邪许”——劳动号子声,难以入眠,痛苦心情难以描写,只有泪流满面。

《康熙沂州志》卷八收的这首同题材的诗《缆夫谣》,全诗反映了缆夫的悲苦生活。作者把缆夫的劳动与舟中人弦歌作乐的场景相对比,映射出封建官僚对人民血汗的榨取,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缆夫谣  

明郡人陈玉

朝从顺流下,暮从逆流上。官船无停时,风雨共来往。腰间有升秫,草炊充一饷。掬水向河壖(ruan河边地),水浊涸吻强。伛偻(yulou)陟(zhi升、登)崇堤,努力挥汗颡(sang额头)。平湖沙浒(水边)宽,放缆路迁枉。揭衣渡横波,双足刺菰蒋(水中植物茭白可以食)。足趼(yan兽蹄后不着地;茧子)岂敢恤(忧),抑恐负笞杖。狂风且兼旬,督责亦鞅掌(不暇整理仪容)。仰观舟上人,鼓吹隔帘愰(古同晃huàng 摇动;摆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