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彬先生错证陶洙生卒年
 (2008-07-29 10:29:01)
	
			
					(2008-07-29 10:29:01)		| 标签: 爱在中国行红楼梦红学脂本脂批陶洙冯其庸周汝昌文化 | 分类: 红楼梦版本辨伪存真 | 
胡文彬先生错证陶洙生卒年
 
几天来,一些人忙着想办法找说辞,妄图把陈林提出的“陶洙伪造贩卖一切脂本”的论点推翻;一些人忙着对陈林进行大肆咒骂污蔑;还有一些人则含酸带醋地打太平拳。热闹是你们的,陈林正单枪匹马忙着深挖案情乘胜追击。
奋战一夜,又是大有斩获,其中之一就是——胡文彬先生对陶洙生卒年的考证错了。
胡文彬先生在《陶洙与抄本〈石头记〉之流传》一文中根据朱彭寿1939撰的《安乐康平室随笔》所载生日“武进陶心如洙,光绪乙亥三月二十二日”,断定陶洙就是生于1875年。
胡文彬先生又根据吴恩裕所述“1954年陶心如先生为余抄寄1784年乾隆抄本〈红楼梦〉(即所谓‘甲辰本’)序”一事,认为陶洙当时已是79岁的高龄老人,因此推测“陶氏当在此年后不久即逝世”。
正所谓“孤证不能定案”,猜测更不能定案,胡文彬先生虽然有心大力挖掘有关陶洙的史料,劳苦功高,惠泽后学,可是在陶洙生卒年的问题上老先生不幸弄错了。
弄错了陶洙的生年,问题还不算大;弄错了陶洙的死年,问题就大了。陶洙何时死亡,这对于弄清楚他伪造贩卖“脂本”的活动非常重要——比如,所谓“蒙古王府本”就是1961年由北京图书馆收购的。
我在大力搜罗有关陶洙手迹的资料时,正好就找到了可以确证陶洙生年的资料。
第一条,广州的一家博物馆珍藏了一幅明人所画的“牡丹图”,上面就有陶洙的两段题跋。其中一段题跋写道:“壬辰新正,陶心如署,签图志眼福。时年七十又五。”按壬辰年乃1952年,陶洙当年75岁,那么他就是生于1877年。
周绍良说陶洙当时“很穷”,不过这个“穷人”比中国广大的劳苦大众有“眼福”,小日子过得还挺不错的。穷人陈林也有“眼福”,看到了陶洙自导自演伪造贩卖“脂本”的连台好戏。
我近期争取把陶洙在这个“牡丹图”上大段题跋的图片资料弄到手(我会偷拍的,哈哈),考证陶洙手迹的资料库又将新添铁证。
第二条,陶洙癸巳年(1953年)画“竹趣图”扇面,题款有“陶心如时年七十六”(如下图)。很显然,陶洙还是生于1877年。
 
 
第三条,陶洙己亥年(1959年)夏天又画了一幅“花鸟图”,题款“己亥夏八二病夫陶心如力疾作”。很显然,陶洙生于1877年无可置疑。
 
 
1959年,陶洙已经82岁了,按虚岁就是83了,而且患病在身。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我估计,陶洙最晚也就活到了1961年,卖掉“蒙古王府本”后就死翘翘了。
陶洙活得比我们很多人都命长!这个人一生作伪,又当过汉奸,虽是丹青妙手,品行却极恶劣。老来贫病交加,说起来也算是不得善终。
对于陶洙这个人,我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量扎实的资料,陶洙伪造贩卖“脂本”的罪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企图继续诡辩的人,我劝你们老老实实去读书,瞎说乱扯徒劳无益。现在一个已经有确凿证据的论题摆在你们面前,根本无法回避:
庚辰本就是陶洙抄录的。
如此明显的事实,还需要找多少说辞来狡辩呢?我手里有一大把人证物证,单是我目前公开列出来的,已经足够下定论了,你们还要坚持己卯本“影抄”“蒙抄”“描写”?“影抄”“蒙抄”“描写”之说根本就不能成立,可是“影抄”“蒙抄”“描写”之说分明又在证明着己卯本、庚辰本两本字迹基本一致非常相近!你们真是越描越黑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左边是陶洙抄补的己卯本第二十四回回末朱批。右边是庚辰本第二十四回末朱批。中间是一张合成图,黑色字迹来自庚辰本,底下的红字是陶洙抄补的字迹。我把庚辰本的字迹稍稍放大了一点,尽可能使两种字体重合在一起。你们看这是“描”的吗?陶洙这个丹青妙手会描成这样吗?陶洙在第二十三回不“描”,到了二十四回就“描”?
 
最后,还有谁非要说己卯本和庚辰本的笔迹是出自两个不同人之手吗?还有那些继续公然辱骂诽谤我的,扬言不理睬我的,我要看你们怎么收场。你们的朋友已经开始考虑陈林即将“名标青史”的可能性了,而这对我来说早就不用考虑了。竟然还有人说起“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话来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好了)
 
 
陶洙伪造贩卖一系列“脂本”,“主流红学界”数十年来撒谎欺世,
 
 
冯其庸早知汉奸陶洙伪造“脂本”
——小议“主流红学界”长年刻意隐瞒陶洙伪造“脂本”、“脂批”的卑劣行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