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学造假第一大案水落石出人赃俱获(中篇)
标签:
爱在中国行红楼梦红学脂本脂批陶洙文化 |
分类: 红楼梦版本辨伪存真 |
百年红学造假第一大案
水落石出人赃俱获
陶洙伪造贩卖一系列“脂本”,“主流红学界”数十年来撒谎欺世,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中篇)
举例来说,冯其庸的论述实际上间接验证了陈林的判断。冯其庸写道:
陶洙的这些朱笔校字易与己卯本上原有大量的朱笔校字相混,以致给我们研究过录的己卯本在抄成以后,又借到庚辰本并以朱笔校改的情况,造成了相当的困难和混乱。弄得不好,容易把原己卯本上乾隆时期用朱笔校录的庚辰本的文字当作是近人陶洙用过录的庚辰本新校上去的文字,从而抹杀了现存过录的己卯本上早已具有庚辰本的校文的重要特征;反过来,也容易把明明是陶洙新从庚辰本添校到己卯本上的文字、误认为是乾隆时期据庚辰本的校文。这两种错误,都会导致我们研究这两个本子时陷入迷阵。
有鉴于此,找出陶洙在“己卯本”上补抄部分正文和批语的笔迹,拿来与“己卯本”原件笔迹及其他“脂本”笔迹相对比,就成了判别陶洙是否伪造一切“脂本”的关键直接证据之一。
“己卯本”上陶洙的笔迹可以说明问题,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曹立波及其导师张俊等人在2001年初发现的北师大所藏陶洙抄录的“师大本”,已经全然暴露了陶洙伪造一系列“脂本”的事实。
从张俊、曹立波、杨健等人合作撰写的校勘研究报告来看,这个“师大本”是陶洙根据庚辰本、己卯本、戚序本、甲辰本、程甲本等多个版本精心“汇抄汇校”而成的,该报告描述了“师大本”笔迹的情况:
师大本的正文(包括双行夹批)由甲、乙两位抄手抄写,其中甲抄手的字体,与己卯本上陶洙所增补的文字基本相同,而且,师大本与北大本(按指庚辰本)不同的几处特有文字,也与己卯本上陶洙增补的内容相同。
曹立波等人为此访问了与陶洙有过交往的周绍良,给他看了“师大本”的几张复印件,周绍良明确告诉他们:“这个字很像陶心如(即陶洙)的字。”
周绍良告诉曹立波等人:“他抄书的本领很大,抄过很多善本书。”“(陶洙、陶湘兄弟)他们全家都是搞书的。”在写给曹立波等人的信中,周绍良又写道:“陶心如想整理一个只有脂砚斋的批本《石头记》,但是用主观主义去搞,因之在庚辰本上很多他认为不是脂砚斋的,他都不录。据我所知,他由于生活问题,他所想搞纯脂本《石头记》,没等得完工就卖了。”
陶洙“整理”的师大本于1957年卖给了北师大图书馆,其登录号为342510—17,书价为240元。陈林初步查证了一下,这个价钱,大致是当时普通国家工作人员半年的工资。
陶洙伪造和贩卖假古籍“师大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是,曹立波等人只说明了“师大本”上甲抄手的字迹与“己卯本”上陶洙的字迹“基本相同”,没有指出陶洙的字迹与“己卯本”原件上的字迹是否相同。是真的不同,还是他们不敢或者不愿指出两者相同?
冯其庸在《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藏〈石头记〉庚辰抄本的几点思考》(原载《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四辑)一文中断然否认“师大本”上陶洙的字迹跟其他“脂本”上字迹相同,冯其庸写道:
我在用北师大本的复印本逐字逐回的校核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感觉缠绕着我,我总觉得这部抄本的第一回到三十回,第七十一回到八十回这四十回的抄手的笔迹非常眼熟,但始终想不起来是在哪一个抄本上见到的。当我愈往下校时,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我终于坐不住了,我把我手头所有的《石头记》抄本统统拿出来核对,一时都没有对上,我也把我藏的其他抄本如戏曲笔记之类的抄本拿出来核对,也没有对上,所以我只好继续做我的两本核校的工作。
冯其庸“过了几天,忽然灵光一闪”,终于发现这个“师大本”的笔迹跟“己卯本”上陶洙补抄部分的笔迹“真是同一个人的笔迹”。
“师大本”为陶洙所抄,陶洙补抄“己卯本”缺失部分,两者笔迹一致,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事实。现在的焦点问题就是找出陶洙的真迹,拿来与所谓“乾隆时期旧抄本”的“脂本”笔迹相对比,陶洙是否伪造贩卖“脂本”的真相将会立即大白于天下。
然而这一真相,在以冯其庸为代表的“主流红学界”“专家学者”心里,早就一清二楚了。
2008年7月18日,陈林终于找到了陶洙真迹的图片资料,陶洙伪造贩卖一系列“脂本”,“主流红学界”数十年来撒谎欺世,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完全验证了陈林此前的坚定判断。
我们首先来看看陶洙在“己卯本”上的一页“题记”:
这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该社2003年10月1版1刷的“仿真己卯本”图片资料。“题记”落款“忆园”就是陶洙的号。
我们再来看看陶洙这个丹青妙手在其书画作品上的题款,确认陶洙的字迹。
(以上三张截图均来自文物书画拍卖网站图片资料)
从笔迹来看,“己卯本”上的“题记”确为陶洙所写,完全证实曹立波、张俊、周绍良、冯其庸等人的判断。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