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桥的历史方位
(2009-12-12 18:39:32)
标签:
洗面桥衣冠庙三国刘备关羽文化 |
洗面桥的历史方位
蒋林/文
《星期四·新周刊》第22期
洗面桥,这是一个奇特的名字。洗面,我们每天必须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以这种人的行为命名一座桥和一条街道,大概也只有成都这种休闲城市才会出现,很有生活的味道。不过,洗面桥名字的由来,却富有历史和人文的气息。
洗面桥虽然是一座现代仿制的石桥,但是,它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洗面桥街虽然是现代都市的一条普通的街,却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对于洗面桥街,我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当我走在宽阔的大街上,穿梭于林立的大楼里,并没有体味到人文气息和历史味道。也许是人们都行色匆匆,也许是高楼大厦遮蔽了这条大街的气质,总之,我曾经认为洗面桥街与成都其他的大街小巷并无不同。现代人大多都是这样,在奔忙之中,难得有心情静下来回望一段漫长的历史。
事实上,洗面桥街非同凡响。它的身体里流淌着贵族的血统,洋溢着帝王气息,肌肤的皱纹里藏着历史的细节。
与洗面桥街联系在一起的,是南面的衣冠庙。它们之间的纽带,是一个古代帝王,以及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三国时,蜀中大将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关羽是刘备的好兄弟,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感动过无数人。关羽为吴国所害之后,刘备满腔愤怒与惆怅,为了寄托哀思,这个多愁善感的帝王在锦官城南建筑庙宇,将关羽的衣冠供奉其中,故名衣冠庙。而今的衣冠庙,已然成了黄金地段,供奉关羽的庙宇也无处可寻。
古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重情感。即便是结拜兄弟,也是血浓于水。不像现在,就算是亲兄弟,也有反目成仇的时候。往后的日子,刘备常常去衣冠庙祭拜关羽。为了表示对亡灵的敬重,刘备每次都会在衣冠庙前的小河边下马,用河水洗去脸上的风尘。后来,这条小河上的桥就叫洗面桥。再后来,河边这条街名叫洗面桥街。
一条看似普通的大街,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这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洗面桥街紧临武侯祠,这对于一条承载三国文化的街道来说,是不幸的。当人们提起三国文化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武侯祠而忽略洗面桥街。所以,洗面桥街才显得这样“普通”。这当然有失公允。洗面以祭拜兄弟,故事所蕴藏的情感、文化和力量应该当被后人永远铭记并代代相传。
现在,在洗面桥遗址上修建了“洗面桥文化广场”。广场背后是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在房子前面,一匹青铜战马格外吸人眼球。这是刘备的座骑,青铜铸就的马脖子鬃毛随意地打着卷。战马身上装备精良,鞍前插着一柄宝剑,十分威武。房子的左侧是一道青石浮雕艺术墙,墙上雕刻出一幅从古万里桥——武侯祠——洗面桥——衣冠庙及刘备率部下来此的壮丽景观。当我缓缓行走其间时,历史的况味扑面而来,仿佛走在历史的巷子里。三国的人物、故事,以及那些跌荡的岁月,都在心底翻涌。
文化就在眼前,就在我们心里。
想起十多年前的一段旧事,那时候我刚到成都。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与朋友一起骑车经过洗面桥街时,竟然莫名其妙地迷了路。我们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身在何处,更不知道该往那里走。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迷失了。十多年以后,我似乎明白了迷路的原因,洗面桥街不属于现代,它永远属于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属于那个金戈铁马、英雄备出的年代。洗面桥街属于历史。
这个解释非常牵强,甚至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