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狂的石头

(2007-06-22 20:48: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0/15/113ec45e4a1.jpg

果然名不虚传,一百分的搞笑。

影片画面绝对谈不上精致,可以说是粗糙。但正是粗糙才使影片具有网络时代的后现代、后平民色彩。很像是某个家伙搞得dv作品,充满了一个接一个、想了又想、编了又编、仿了又仿的笑料。想到了馒头,想到了那对俄没听过的后舍男孩。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0/16/113ec4bce4a.jpg

影片里的这三个小偷绝对是里面最出彩的角色。演的绝对到位。老大得知真货换假货后的那幅样子,配着辛酸伤感的音乐,真是欲哭无泪啊!他们开头演的三个连偷带骗的小故事绝对是“警察通告”、“市民防骗须知”的最佳版本。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0/17/113ec4a8d04.jpg

  这位国际大盗的行头绝对具有所有大片里要的东西。大片里各路神偷的身手和作案手法在这给影片里拙劣再现。而这种拙劣模仿构成了对这些大片的戏虐和反讽。

影片里的配乐也是精彩,包括那些彩铃。绝。

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2/20/17/113ec4b361d.jpg 百步穿杨。瞧,俺也中了一箭。(一张不知名的意大利壁画局部,翻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