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2007-06-13 13:5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影片,是一场人生漫长的体验。从少年到成人,从鲜活的青春少年到绝望的杀人或自杀。影片似乎以全景的方式展现着各种生命的形态,并包含着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个人应该怎么活着。影片中,有一场父子的对话,或可以说是父亲对儿子的教诲,也许会打动每一个叩问生命的人。


父亲因为对学校训导处官僚行为的发火,使学校对其儿子(四儿)的记过处罚变得无可挽回,为此父亲向儿子道歉:“是我不对,刚才我太冲动了,这是我的老毛病了。”儿子不以为然,说是他们活该。父亲说:“记过就记过吧。如果一个人要为他没犯的错而道歉讨好的话,那这种人什么做不出来呀。”儿子说:“可是这种事我觉得太多了。”父亲:“所以啦,读那么多书,就是要找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很勇敢的相信它的话,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啊!”最后父亲说了一句鼓舞人心的话:“你要相信,你的未来是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


父亲的话也许已经深深的印在儿子的脑子里。父亲的话语在改变着儿子对生命的态度,但父亲却被残酷的现实磨损着自己的信仰。儿子长大了,父亲变成熟了。儿子又被处分,父亲去找训导处,但情形却变了,父亲不再发火,低声下气。但儿子被退学处分的命运却没有改变,因为儿子发火了,棒打了丑恶嘴脸的训导处长。回来的路上,父亲沉默不语,但儿子说:“爸,你不要担心我。你上次说的话,我都记得。要相信自己的未来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父亲也许被儿子的话语所打动,亦也许是想要改变目前的处境,试图做些挽救的措施,沉默良久,如自言自语般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把烟戒掉,每个月省下来的烟钱可以分期付款,帮你买副眼镜。”


每个人都在变,小四发现周遭的人都在变。


“但世界不会变”(小明)


儿子想使自己的初恋变成永恒,消灭这个世界的不真,最终他选择了杀人,其实也在选择自杀。


鲜活的生命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人是要有原则的。这是小四的父亲教导儿子的话。但这个世界无时不在上演背叛、阿谀、不忠、害怕、妥协。很多时候都围绕着利益的选择。在影片中,也许真正讲原则的是小四和小四女友的前男友——一个前小黑帮老大。但它们都是以悲剧告终。正像小明所说,你们在很多地方很像。很多人都在玩,但他们却很耿直,很执拗。小明的男友,为了江湖义气,被人搞死了。小四为维护爱情在自己的心目中的位置杀人了。而更多的人在背道而驰。小明男友的很多手下为了利益背叛了他,小明对小四的感情也许有真的一面,但也许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寄托,甚至可能是一种滥情。这种滥情也许有很多黑暗的东西,想让自己活得更舒展,能左右逢源(对医生,对小马,对她的表姐)。小四的父亲的妥协,包括对训导处的妥协,对于自己老婆每天唠叨的妥协,包括对小四说的一句话:我要戒烟,再把钱省下来能帮小四买副眼镜。这可能是为了家庭,但毕竟这不是他的初衷。影片中还有一个很滑稽也很普通的场面:一帮人要扁小四,但小马一出现,这帮人就不动手了。因为小马是马司令的儿子。还有小四的母亲,一个平庸的一塌糊涂的女人,她也有爱,爱丈夫,爱儿女,但很多时候爱似乎变成了一场利益交换,或是在利益交换中爱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也许他们都是好人,普普通通的人,在成长中慢慢的对周遭的事物的应付变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他们没有愤恨,没有纯粹的愤恨。每个人都在变。
“玩玩嘛,何必这么认真。”这是小马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